行业新闻

JBO竞博医疗知识科普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日期:2023-09-03  来源:

  JBO竞博社会的发展,快节奏的生活和工作方式,以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变化导致的各种疾病发病率日趋提高。原本多发于中老年人的疾病如今年轻的患者日益增多[1]。这种情况之下,普通大众需要有足够的医学科普信息和获取这些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应对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与大众健康息息相关的有效医学科普信息的缺失以及获取及时有效医学信息的意识和能力的缺乏,所导致的不仅仅是普通大众患病人群的痛苦,亦是导致当下愈演愈烈的医患纠纷的原因之一。

  现阶段医学信息素质的提倡与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医学院校的学生和从事医药卫生事业的相关人员。而从提高整体国民健康素质的角度来讲,普通民众也需要有足够的医学科普信息和获取这些医学科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才能有足够的健康意识和面对突发疾病时的应急能力。所以,针对大众的医学科普信息素质的教育应该引起足够的关注。

  信息素质,或称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将具备信息素养的人描述为“需要信息时,就认识到信息”,具备“定位、评价、有效利用所需信息能力”,认为“他对学生的工作、终身学习和作为积极的公民都有重要影响”[2]。对于信息素质,可以从信息知识、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来认识。

  医学科普是医学科学和医学技术普及的简称,即把人类在医学科学实践中产生的医学科学技术知识、医学科学方法、医学科学思想、医学科学精神,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向社会公众传播,为公众所理解和掌握,并不断提高公众医学科学文化素质的系统过程[3]。

  为了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必须加强医学科普的传播和教育。然而从长远来看,普通大众不仅需要医学科普知识,更需要医学科普信息素质。跟信息素质一样,医学科普信息素质应该包括足够的医学科普信息知识、医学科普信息意识和能力,以及相应的信息道德。且医学科普信息素质的教育不应该只限于学生,更应该面向全体公民。只有这样,大众在面对身边的健康问题时才能够有足够的医学科普信息知识,能够有获取这些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良好的信息道德,从而更好地提高全民的健康素质。

  有报告显示,中国政府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投入整体不足。2011年,我国政府的医疗卫生支出仅占GDP的1.35%,低于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而发达国家的政府卫生支出占GDP比例一般为6%―8%,发展中国家大部分是2%―6%[4]。由于资金和人员的短缺,针对大众的医学信息传播和科普知识教育明显不足。现有的教育和传播主要也只限于医学科普知识,很少有涉及提高整体民众医学信息素质的教育和宣传活动。

  医疗机构的宗旨是为大众的健康服务。但目前的医疗机构对于向大众传播医学科普信息的意识明显不足。医疗机构对医学科普信息的宣传多以犹如预防性病、艾滋病、血吸虫等较传统和简单的医学科普知识为主题,涉及面狭窄。且只有少量的传统宣传方式存在,如在乡镇卫生院贴画和告示之类。而针对如心脑血管病等重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信息,很少有公益性宣传和教育。大型医疗机构几乎很少参与到农村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之中。个别医疗机构的医学科普宣传(如发放纸质传单,有文字扇子)等,又多以营利为目的。大众缺乏获取有效医学科普信息的有效途径和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其所造成的结果是大多数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了解甚少,在病人配合治疗方面造成困难。这也是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之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众传媒走进平常百姓家。电视、广播、报纸和网络与普通大众亲密接触。但是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对于医学科普信息的宣传有限,对于医学科普信息素质的教育更是微乎其微。大众从这些媒体上不能有效获取足够的有用可靠的医学科普信息。与此相反,很多医药学信息是以商业广告的形式存在,而且由于信息道德的缺乏,甚至出现愚昧百姓的伪科学、伪神医,让民众真假难分,上当受骗。

  网络的普及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在网上获取有用的免费资源。与此同时的弊端却是,一方面网络上也只有少量的公益性的医学科普网站,其内容也只是简单的图文展示,书本搬家[5]。且很多医疗信息是以商业广告形式存在,如百度上的广告链接等;另一方面,能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去获取有用的医学科普信息资源的普通大众为数不多。

  从小学到高中,中国内地的学校教育,都缺乏有关健康意识和医学科普知识的教育,学生也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意识、能力和信息道德的教育。高等教育中,医学院校多只重视本校学生的医学专业教育,本专业学生的医学信息素质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这种情况之下,面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就更加捉襟见肘。

  医疗事业关系着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要提高整个民族的健康素质,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

  政府需加大对医疗事业的投入,针对现有医疗机构和医保系统的弊端进行改革。在重视城市医疗的同时,增加对农村医疗整改的投入,注重对经济、教育不发达地区人民的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利用问题。同时加大面向大众的医学科普信息素质教育工作。有关机构要走向基层,切实了解民生,不仅要宣传医学科普知识,更要宣传获取有效信息的途径和相关的健康意识,以及相应的信息道德教育,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杜绝伪科学。

  普通大众最相信的还是权威的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医学科普信息宣传。各级医疗机构有义务和责任向民众宣扬医学科学,传播医学科普知识,提供获取医学信息途径,竭力为民众做好健康教育工作。针对大众的医学信息教育不要求过于专业化,应把重点放在医学科普知识以及如何获取医学科普知识和信息方面,让民众有获取医学科普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基层民众对医学科普信息素质的提高,既能有效提高民众健康意识,又有助于医患沟通,减少医患误会,减缓当下越演越烈的医患纠纷问题。

  社会传媒机构有义务和责任面向公众传播医学科普信息及相关知识,提供大众可获取有效医学科普知识的途径,为提高大众整体医学科普信息素质的提高做铺垫。公共媒体可以通过公益广告、健康讲座等方式免费向大众宣传科普知识,避免广告性质和伪科学性质的宣传,为民众提供科普知识的教育。

  网络的普及其实是科普教育的一个良好契机。相关部门和机构可以很好地利用网络,创办医学科普性公益网站。面向大众提供医学科普信息,且要加大资源的宣传力度。

  素质教育是当前我国教育界的重点内容。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的学校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以外的知识不够重视。除了加强学校教育以外,医学院校还应面向社会公众适当开展医学科普信息的宣传和服务活动。

  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今天,大众的健康教育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注。民众有足够的医学科普信息素质对提高国民整体健康水平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期望大众医学科普信息缺失的这种现状可得到彻底改变。

  [1]黄志平,单文俊.老年病年轻化的几种病[J].健康生活,2013(2):26.

  [2]张士靖.医学信息素养研究与实践[M].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2-3.

  [3]欧阳学平.论医学院校在医学科普教育宣传教育中作用之发挥.高校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J],2006(1):61-62.

  [5]苗卫军,刘燕清,等.我国医学科普传播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2011(4):88-89.

  [6]孙水林.非医学类大学生医学科普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3(1):9-10,13.

  这些血淋淋的教训警示我们,医学知识普及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医学科普知识的传播,我们可以有效地避免可预防疾病的发生;对于可治疗的疾病,能够使患者得到更好的预后;对于不能治愈的疾病,也希望能正确调整患者和家属的预期,避免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投入,使社会更安定。

  目前,我国国民健康素质亟待提高,健康科学知识的普及任重道远。据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我国每年心源性猝死人数约为 54.4 万人,平均每分钟猝死 1 人,居全球之首。同时,我国心脏骤停的抢救成功率极低,能够经抢救而存活的患者比例不到 1%,远低于发达国家 2%~15% 的猝死抢救成功率。究其原因,主要与我国民众急救培训普及率低下,自救与互救能力缺乏,无法在猝死发生的第一时间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有关。相关资料显示,美国公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为 25%、瑞典为 45%、澳大利亚为 50%、日本中学生为 92%、新加坡为 20%、中国香港为 18%,而在我国大陆,民众急救技能的普及率还不到1%。再比如,我国目前有 700 万脑卒中患者,并以每年 200 万人的速度增长。照此估算,我国平均每分钟有 5 人发生脑卒中,其中 3 人死亡,存活者则会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同时,我国脑卒中的死亡率是欧美国家的4~5倍,是日本的 3.5 倍,超过印度、泰国等发展中国家,且以每年 8.7% 的速度增长。

  这些“显著差异”,很大程度上与我国民众自身健康知识缺乏,不懂得疾病预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不了解疾病的“预警信号”,以及发病后没有及时就诊、及时治疗有密切关系。

  诊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分会会长、急诊医师分会副会长、医学科普分会医学媒体联盟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常务理事、急诊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医学科普分会主任委员、灾难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1.1 SICU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 除掌握外科系统各专科疾病外,还必须具备扎实的ICU基本理论知识;必须掌握常规急救技术如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等,最好能使用纤维支气管镜;掌握各种抢救治疗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监护仪、除颤仪等;掌握危重症医学的核心技术,如呼吸支持技术、循环支持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血液净化技术和营养支持技术等[3];仔细观察患者,高度警觉各种意外,且具备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等。

  1.2 国内外综合性ICU患者的医疗管理 一般有开放式、半开放式、封闭式3种模式[4]:(1)开放式:患者的加强医疗由专科医师或科室负责,ICU以护理人员为主体,她们根据专科医师的要求进行工作,ICU兼职医师只负责对患者监测;(2)封闭式:患者的医疗活动完全由ICU医师负责,专科问题由ICU医师邀请会诊,进行协调解决;(3)半开放式:患者的医疗措施由ICU和专科医师共同管理,其中专科医师负责专科情况;各种模式均各有利弊。

  1.3 我院SICU管理 我院SICU则由麻醉医师管理,采用半开放式医疗管理模式,本文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探讨中型综合性医院SICU管理,以便为今后改进其管理提供参考。我院是拥有517张床位的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手术科室主要有普通外科、普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妇科、耳鼻喉科等,SICU为单设、行政独立建制科室,设置床位6张,收治全院手术科室重危患者。采用准成本核算及行政管理模式,医院聘任一名业务技术过硬的麻醉医师兼任SICU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麻醉科全体医师参与SICU值班及查房,全面监测分析并维护仪器设备正常运作,保障患者急救复苏,侧重维护患者循环、呼吸等重要脏器功能和内稳态平衡,实施有创性监测、静脉营养和重症支持指导护理,患者发生重大病情变化,通知专科医师到场共同参与抢救。具备较强专科处置能力的专科医师随患者转入而进入SICU工作,具体负责患者专科疾病及手术并发症的诊治,专科医师随患者好转撤离SICU回到普通病房继续治疗,上海市徐汇区中心一医院SICU新成立一年来按该模式运作,有效地提高了外科系统重危患者救治成功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1 可以充分发挥麻醉科医师专业特长 中型综合性医院SICU收治对象多为普通外科、普胸外科、骨科、泌尿外科、耳鼻喉科等手术科室行大手术或术前有内科合并症的患者以及围术期发生并发症需行循环呼吸等重要脏器支持的重危患者,这一收治范围加之麻醉医师专业的特殊性和独特的技术能力决定了麻醉医师管理SICU具有很多长处。

  由于麻醉医师接受的专业技能培养和长期积累的监测、复苏、药理知识,并经常接触外科系统各种重危疑难患者的麻醉与围术期生命体征监测使之具备处理呼吸、循环功能不全及水电解质紊乱等重危患者的专业特长;同时,一个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麻醉医师能熟练使用呼吸机、监测仪、除颤仪、微泵等仪器设备,并了解各监测参数所传达的信息。另外,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除麻醉专业医师外,真正能熟练掌握并能实施气管插管复苏技术的医务人员是凤毛麟角,在中小型医院更是流于形式,短期内普及或刻意要求其他专业医师达到上述条件既有难度,更不现实。再者,由麻醉医师负责患者围术期处理,对其病情变化的判断比较准确,在治疗观点上比较统一,围术期治疗衔接紧密,保证了治疗的连续性,避免造成围术期治疗中断或急剧波动;还有SICU可兼顾术后恢复室的功能,使一些高龄手术麻醉患者得以安全恢复,避免麻醉严重并发症,如恢复不顺利可在SICU进一步加强治疗。

  2.1.2 可以促进麻醉学科发展 重症监护是现代麻醉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我国医科大学教案中重症监测治疗学也作为麻醉教学的一部分,有学者建议凡以临床麻醉、加强治疗病房(ICU)等为主要工作内容的麻醉科应考虑易名为麻醉及危重医学科[5],一方面有利于使其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临床科室。麻醉医师管理SICU后,将一改其长期以来以临床麻醉工作为主的局面,对其知识结构、临床技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促使其不断学习及实践,努力提高认识来解决面临的种种困难从而带动学科发展;另一方面,麻醉医师在SICU中掌握的知识对临床麻醉工作也大有裨益。

  2.1.3 可提高医院的整体治疗水平 不仅可节省人力,而且可使外科系统重危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从而提高医院的整体水平。随着加强监测治疗概念的普及,ICU已成为衡量一所综合性医院医疗水平的标志之一。作为一个急救、复苏、监测、治疗单元,ICU在现代医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危重医学的实践基地。由于外科系统重危患者的复杂性,单一学科难以胜任全部工作,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麻醉医师的主导作用,又吸引了手术医生的直接参与,加强了各科室对SICU的理解、合作和支持,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各方的积极因素。

  2.2.1 SICU难以协调与其他各科的关系 由于麻醉学是近30年才得以迅猛发展的学科,其社会地位和知识、技能常不被兄弟学科认同,由麻醉医师管理SICU并决定治疗方向,其他科医师一时难以接受,从而导致工作上的不合作或抵触。我们在实践中遇到过类似情况。SICU创建阶段,就希望得到其他科室的充分信任与了解是不可能的,这需要时间,需要SICU医护人员坚持不懈地努力。只有加强SICU人员自身素质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勇于承担相应职责,取得各科室信任和支持,才能逐步打开局面。这都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去探索实践,同时需要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

  2.2.2 麻醉医师难以处理专科问题 由于我国麻醉医师长期以临床麻醉工作为主,缺乏手术室以外的工作经验,而ICU多为危重疑难患者,涉及面广,加之现代医学包罗万象,麻醉医师不可能成为医学全才,难以全面精通各专科疾病具体知识,对专科疑难问题往往束手无策,只能采取支持的措施,可能延误及时的专科性处理;加之历史原因,麻醉医师队伍良莠不齐,由此引发的问题也不少。因此,SICU医护人员应与各专科保持密切联系,以保障专科问题的处理。

  3.1 如何保证外科系统重危患者顺利进入SICU救治 在经济核算方法上可实行双计经济核算政策,即SICU不计算实际的收入,收入按患者来源归属各专科,而重复记在SICU的账上,并可将这一虚算收入作为考核SICU的指标之一,同时适当提高SICU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这样一来SICU的患者可能不会减少,甚至还会增加,既维护了原科室的经济利益,又保证了SICU的经济利益,医院的总收益也会随之增加;SICU的功能也得以充分发挥,既有利于重危患者救治,也有利于学科的发展。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采取这种政策取得了良好效果。但同时应完善各种制度,如严格入室指征、畅通患者的转出途径等,该权限应由SICU掌握,以避免不合理利用:虽然住入SICU的患者不少,可能也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其中不少患者的病情并不需要或本不应该享受SICU的高质量加强监护服务,且可能使得真正的重危患者得不到有效救治,以致SICU的现代化设施与技术力量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

  3.2 非封闭式SICU医师是否需要专业化 通常当外科系统患者度过重危阶段后即从SICU转回普通病房继续治疗,因此SICU只是重危患者的中转站,是重危患者阶段性护理治疗的重要枢纽,将非封闭式SICU专门设科有待进一步考证,笔者认为这样既不利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也不利于各专业的发展,亦必将阻碍SICU发展。半开放式SICU专职医师必将失去其原有的专业特长及优势,因而其依赖性亦会日渐增加,分析过细往往导致知识面过窄及鉴别能力过低,对专业理论与技能的提高是严重障碍。目前,国内医学院校大多并无危重病医学专业设置,更没有设立研究生学位;ICU有多专业的特点,在中国至今仍未解决其归属[6],也没有自己的培训、考核和职称晋升制度,造成ICU专业人员无法晋升,必然导致学术队伍极不稳定。ICU人才流失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从事危重病医学的医护人员工作繁忙,责任重大,精神压力大,如果在待遇上没有一定的提高,很难吸引人才专心从事这一专业的工作。在现阶段,对ICU的管理应采用准成本核算及行政管理模式,尽量给予ICU人才相应的待遇。非封闭式SICU应在行政上独立,以便于切实加强管理,业务上是麻醉学科范畴。

  3.3 如何进一步提高SICU整体管理水平 具体有以下几点:(1)医院行政支持SICU,甚至在创建初期行政上直属院部领导,以利于形成良性机制及有效运转。再者,明确麻醉医师在SICU中的地位,予以相应治疗决策权;建立规范可操作的管理制度,予以SICU管理者相应的管理权力。同时配备功能齐全的各种仪器设备。(2)麻醉医师应不断消除差异方能胜任SICU工作,才能发挥其主导作用,故而必须加强对进入SICU的麻醉医师的专科轮转、ICU理论及技能培训,强化其对危重症知识的全面认识,拓展其知识面,尤其是各种危重症的诊治、抗生素以及各种治疗药物的合理应用、营养支持和免疫支持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临床知识[7],同时要对进入SICU的各专科医师进行多科协作重要性的教育,减少意见分歧,避免不合作态度,提高他们使用SICU的技巧。(3)护理工作的管理是SICU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SICU要建立一支高水平和专业化的护理队伍,要求有较高的护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临床护理操作技能,同时还应熟练掌握监护技术,熟悉各种ICU医疗设备的使用等。(4)妥善协调好各方面关系,尤其要协调好与各专科医护关系,增进了解,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寻求有效的解决对策,消除SICU与其他科室的思想隔阂,以争取各专科的最大支持。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及众多不确定因素决定了良好的医患关系亦相当重要,故不断提高交流技巧与沟通能力也是SICU医师应该重视的一个方面。

  总之,SICU是一个很特殊的临床科室,如何使其高效运作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1 萧正伦.重症监护病房的进展与危重症监护医学.新医学,2000,31(5):305.

  2 王谊冰.在我国综合医院发展危重病医学和建立ICU不同模式的比较.中日友好医院学报,1996,10(2):169.

  3 肖正伦,覃铁和,黎毅敏.危重病监护医学与ICU.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4,32-33.

  4 邱海波,陈德昌,陈俊豪.论危重病医学及其学科建设.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1,17(2):83.

  5 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681.

  摘要:阅读疗法是指在阅读治疗师的咨询、指导或读者自助的状态下,通过有选择性地阅读某种文献,提高个人素养,预防、治疗心理疾患,辅助治疗生理疾病的一种特殊诊疗方法。该疗法不但有益于各类人群的身心健康,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值得大力推广。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重在使之深入人心。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和实践方法进书本、入基层、上网络,是推广和普及阅读疗法的有效途径。关键词:阅读疗法;推广;普及doi: 10.3969/j.issn.2095-5707.2014.02.016Promo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Reading TherapyXiang Chen, Li Mengdan, Liu Xianju*(Hunan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Changsha Hunan 410208, China)Abstract: As a special clinical method to treat physical illness, reading therapy refers to counseling and guidance of reading therapists, or encouraging readers to selectively read some literature by themselves, in order to improve personal qualities, prevent and treat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This therapy is not only physically and psychologically beneficial to all kinds of people. It is also a simple and affordable method, which worths promoting. Scientifically popularizing reading therapy focuses on making people understand it. Making knowledge and practices related to reading therapy written into books, accepted by common people and shown on the Internet, are effective ways to promote and popularize reading therapy.Key words: reading therapy; promotion; popularization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人们对健康服务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适应新时期国人对健康的新追求,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2013年9月28日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国家支持发展多样化的健康服务,特别强调加快发展心理健康类服务,要求培育更加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更明确指出要“大力开展健康咨询和疾病预防,促进以治疗为主转向预防为主”[1]。该意见的出台,为阅读疗法的发展创造了新的契机。阅读疗法是指“在治疗师咨询指导或自我帮助下,通过有选择性地阅读文献,达到治疗心理疾患、辅助心理治疗、预防心理疾患、提高个人素养目的的基金项目:湖南高校图工委2013-2014年度科研课题(2013L009)第一作者:向陈,馆员,研究方向:中医文化及图书馆服务。E-mail: *通讯作者:刘仙菊,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医文献学及图书馆管理。E-mail: 一种辅助治疗方法”[2]。该疗法不但有益于各类人群身心健康,而且简单易行,经济实惠,值得大力推广。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重在使这一古老而新颖的身心调理方法深入人心。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进书本、入基层、上网络,是科学普及阅读疗法的有效途径。1 让阅读疗法进书本书籍是文化的主要载体,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首先要做好相关书籍的编辑、出版工作,让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得以科学、系统、通俗地走进书本。1.1 制定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英国著名唯物主义哲学家培根指出“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物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读书在塑造个人性格方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汉代文学家刘向也曾在《世说》中提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的著名论断。明代养生学家高濂更是在其专著《遵生八笺》中十分明确地指出:倘若读书得法,就能获得祛疾养生的神奇功效。可见,阅读对性格塑造,情绪调节、疾病治疗方面的影响毋庸置疑。但是,与阅读疗法盛行多年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阅读疗法的研究和实践工作还处于起步阶段,公众对阅读疗法的认知度相对也比较低。科学普及阅读疗法,首要的任务就是要通过制定、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让国人认识、了解、接受阅读疗法的基本理念。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国际图书馆联合会就在其的《图书馆为医院病人和残疾人服务纲要》中明确地强调了实施阅读治疗在病人康复过程中所起到的一系列重要作用,如今,该纲要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开展阅读疗法的基本指导思想。鉴于国际图书馆联合会推广阅读疗法的成功经验,中国图书馆学会可以从我国国情出发,依据我国医疗、保健工作的实践,制定提倡、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让阅读疗法通过正规的宣传途径进入公众视线,让阅读可以治病、养生的思想深入人心。值得特别关注的是,我国的医学体系是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并存的,除了与西方国家一样,积极促进阅读疗法与现代医学的结合以外,我国还应该强调阅读疗法与传统中医学的水融,注重在弘扬传统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实现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1.2 编写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仅有推广阅读疗法的规范性文件是不够的,还需要编写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向公众普及阅读疗法的基本知识。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各省分会、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会及各省分会、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应该联合起来,组织文献信息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撰写、编辑、出版一批全面、系统介绍阅读疗法的科普性读本,对阅读疗法的基本概念、主要方法、重要作用进行深入浅出的科学阐释。这些读本应该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尽可能生动地对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点进行较为详尽的阐述。例如,可以通过人物照片、实物图片、卡通漫画、历史故事、名言警句等讲述阅读疗法防病治病的具体案例,强调阅读对于养生保健和疾病治疗的独特作用。这套科普读本应该始终贯彻知行合一的原则,在讲解阅读疗法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将阅读实践方法融入其中,让读者看得懂,学得会,用得着,使阅读疗法能够切实地为增进全民健康服务。2 让阅读疗法入基层基层是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务必要重视在基层的宣传工作,不断推进阅读疗法下乡村,进社区。2.1 鼓励阅读疗法下乡村

  文化宣传工作必须接地气,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工作要从最基层的乡村开始。2007年3月15日,为了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好中央、国务院制定的《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与《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解决农村广大基层群众看书难、借书难、买书难的实际难题,“新闻出版总署会同中央文明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农业部、国家人口计生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印发〈农家书屋工程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农家书屋’工程”[3]。时至今日,在广大农村遍地开花的农家书屋已经成为村民阅读、学习、休闲的重要文化场所。在农村推广阅读疗法,应该以农家书屋为基地,将阅读疗法的科普工作与农家书屋的建设工作紧密结合起来。首先,应该按照阅读疗法的基本要求,采购更多的有益于提高个人素养,预防、治疗心理疾病及辅助生理疾患治疗的书籍,丰富农家书屋的图书资源,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必要的文献保障;其次,应该对农家书屋的管理者进行系统的阅读疗法知识培训,将农家书屋管理员培养成具有一定阅读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的读书指导师和阅读治疗师,使他们成为推广、实施阅读疗法的中坚力量,从而带动全体村民亲近书籍,指导民众通过阅读防病治病,提高身心健康水平;第三,在具备了开展阅读疗法的物质条件和人力资源后,农家书屋就应该积极开展阅读诊疗活动。书屋可以定期对所有读者进行心理健康测评,根据测评结果给予阅读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通过读书促进身心健康;也可以不定期地对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留守妇女及返乡务工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指导和心理疏导,帮助他们通过阅读驱除寂寞,排解忧愁,调节身心,获得快乐与自信。2.2 促进阅读疗法进社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城市人口逐年增加。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大陆“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51.27%”[4]。在城镇人口已经超过农村人口的今天,在城镇社区宣传阅读疗法知识,对推进阅读疗法的推广与普及工作显得尤为重要。2011年10月18日,中国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明确指出国家需要“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把社区文化中心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和设计,拓展投资渠道”[5]。该决定颁布后,一间间公益性社区图书室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些扎根在基层的社区图书室是走近居民家门口的图书馆,能够最大限度地为民众提供多种免费、均等、便捷、高效的社区文化服务,业已成为目前最主要的社区公共文化设施之一。在社区推广阅读疗法,必然需要充分利用社区图书室这个已经搭建的文化平台,将阅读疗法的科普工作与社区图书室的建设有机结合起来。除了与加强农家书屋建设一样,不断引入阅读疗法所需书籍,大力培养阅读治疗师、咨询师以外,社区图书室还要根据各个社区自身的特点,开展各有侧重、各具特色的阅读疗法推广、实践工作。例如,老旧社区往往下岗居民较多,外来务工人员较为集中,这些社区的图书室应该为正在承受失业压力和正在经历求职艰辛的居民们提供相应的阅读建议,为他们开阔视野,温暖心灵;新兴社区往往是奋斗在城市中的年轻人的安家之所,这些社区的图书馆就应该更多地关注青年读者的心理需求,在他们面对成长的烦恼、事业的压力、社交的障碍、婚姻的困惑、子女教育的迷茫时,及时用书籍给予安慰,指明方向,让他们通过阅读疗法,释放压力,愉悦身心,增进健康。3 让阅读疗法上网络信息时代,互联网成为科普工作的主要阵地之一。推广与普及阅读疗法,也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巨大力量。一方面,各级各类图书馆应该在本馆的网站、主页上开辟阅读疗法专栏,向读者推介阅读疗法,使图书馆网站的访客们能够自助了解阅读疗法的相关知识,可以自行运用简单的阅读疗法,自我选书,自我治疗;另一方面,具有阅读疗法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图书管理员们应该积极建立公益性阅读疗法博客和QQ群,适时与读者进行交流互动,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有针对性地专业阅读诊疗服务。如今,网络心理咨询在我国的发展已经日趋成熟,阅读疗法的在线推广和实施,既可以借鉴网络心理咨询的诸多经验,也可以与在线心理咨询有机结合,相互渗透,共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4G时代的来临,互联网将为阅读疗法提供越来越广阔的发展空间,人们有望通过网络获得更加便捷、有效的阅读诊疗服务。总之,让阅读疗法系统、通俗地走进书本,进而在广大乡村、城市社区及互联网世界中与民众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陶冶性情,防病治病,推动全民健康事业的新发展,是阅读疗法推广与普及工作需要追求的终极目标。参考文献[1]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N].重庆晚报,2013-10-14(1).[2]湛佑祥.阅读疗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51.[3]李韵.农家书屋工程[N].光明日报,2011-10-27(2).[4]顾瑞珍,徐.去年我国城镇人口首超农村[N].湖南日报,2012-01-18(15).[5]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1-10-26(1).(收稿日期:2014-01-03,编辑:魏民)

  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健康教育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有利于提高疗效、缩短治疗期,减少疾病复发率、降低病人的经济负担,但在实施过程中,有效的健康教育必须贯穿患者治疗与康复的全过程,否则实施计划就不能实现。

  患者因患病多年,大部分人出于自身经济状况考虑,到处打听老中医名号、广告等传言,试图找到一种既经济又便捷的治疗方法,不考虑游医有无医学常识和有无执业许可证,结果花钱不少,达不到有效的治疗效果,健康意识淡漠,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维护自身健康的知识。

  在患者住院期间,我们针对病人存在的不同问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1)应树立维护自身健康意识,不要得病乱求医,不要听信传言,有病应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断和治疗。(2)提高合理用药和正确认识医疗费用的意识,按医嘱用药,有不适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医。(3)进行疾病康复知识的教育,保持情绪稳定、心理平衡,合理膳食结构,适当安排锻炼时间,注意养成生活规律、劳逸结合等良好习惯。

  3.1健康教育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目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远离城市的地区,特别是农村人群普遍缺乏健康知识,也是游医得以生存的基础。同时人群对健康意识普遍缺乏,为非科学、伪科学的宣传找到突破口,因此,我们应加强健康教育,这不但能在防病治病、促进人类健康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社会政治稳定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各级医疗机构及全社会应充分认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在加强健康教育方面加大投入。

  3.2健康教育的远期效果差主要是患者在医院里接受的健康教育,对短期行为改变有益,但对长期的行为效果并不理想。健康教育远期效果差的根本原因在于全社会普遍缺乏卫生知识,患者在医院获得的健康教育知识在其返回社会后逐渐淡化,所以健康教育仅仅针对患者及家属是不够的,全社会的健康人群都应接受健康教育。在这方面医疗机构是可以有所作为,如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开设专栏、专题等方式,向社会的各个阶层宣传健康知识。

  随着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不仅对医院医疗水平JBO竞博、服务质量提出考验,也对医院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宣传打造品牌形象提出要求。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医院新闻宣传部门工作人员要努力把握时展方向,使医院塑造品牌的客观需求与社会大众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相结合,做好对临床医护和群众患者的双向服务,引导新形势下的和谐医患关系。笔者作为一名医院宣传工作者,试从传播学角度浅析新形势下的医院宣传工作。

  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传播学经典《舆论学》一书中写道:“新闻媒介影响我们头脑中的图像①”,形象生动的阐述了“议程设置”理论,随着媒介愈加广泛的渗透民众生活,我们发现,大众传播在引导和影响公众社会事件的关注及态度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在医疗资源分配失衡的大背景之下,“八毛门”(《婴儿被诊10万治病8毛钱药治好》)、“南京徐宝宝事件”等许多放大医疗环节中的薄弱环节,炒作负面医疗新闻的传播报道进一步紧张了本已失谐的医患关系(《“徐宝宝事件”让医患关系降至冰点 委员建议立法》)。

  在功能定位上,医院重视正面宣传,媒体偏重舆论监督。医院要树立自身品牌、打造形象;媒体制造轰动效应、吸引受众眼球②。此现象一方面说明媒体舆论监督功能在“制造轰动、吸引眼球”的市场需求下逐渐变味,另一方面也与医生的刻板印象及群体性失语密不可分。

  医疗领域专业性极强,笔者在从事宣传报道中深感著文“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一些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面对不具有医学专业知识的媒体,仍然秉承一贯的严谨作风,坚持使用准确但晦涩难懂的专业词语,遇到医患纠纷事件,与媒体沟通不畅,往往将媒体推向“捕风捉影”的尴尬境地。

  医院必须意识到,当今媒体已进入商业化运作时代,为自身生存,对医院新闻的捕捉是不以医生是否愿意接受采访为转移的。医院一旦“失语”,媒体只会想方设法从其他渠道掘取信息,更会使报道角度对医院不利。新形势下医院宣传如何做好传播中的议程设置?

  首先,宣传工作者要深入临床,具备一定的专业医疗知识,并兼顾新闻“吸引受众”的通俗性、生活化,让医疗知识的传播深入浅出、喜闻乐见,把枯燥的医学书本上的内容转化成生动形象的形式,用媒体可以接受的语言让大众得到准确、科学、客观的医学知识。当这些基础医学观念通过传播深入人心,例如“八毛钱治好先天性心脏病”之类的谣言自然就不攻自破了。

  其次,当医院深陷医患纠纷引起媒体关注时,应摆正立场,立即向媒体信息,开诚布公的通报调查情况,防止错误信息扩散。新形势下的大众传播,本来就是一个开放的大舞台,医院从专业立场上将临床处理问题的思路分析阐述,让大众从两方说辞中思考辨析,也有利于塑造更为理性的传播受众群体。

  经济发展浪潮下的我国卫生事业具有特殊性,我国的医药卫生总体水平被世界卫生组织WHO排在144位③,占全球不到1%的医疗资源要供给近全球五分之一的人口,“就医难”成为一大社会难题。医院本身就担负着救死扶伤的重任,在传播中更应发挥公益性,通过健康宣教普及卫生保健常识,将传播口碑,打造品牌融入公益宣传活动。

  随着新兴媒介的普及,大众越来越倾向于向传播媒介主动寻觅医疗卫生信息,指导家庭保健及就医,然而新兴媒体的开放性决定了医疗卫生传播鱼龙混杂,虚假广告及错误的保健知识常误导亟待解除病痛的人们,医院有责任秉承公益性的宗旨通过电视专题栏目、报纸专栏、海报橱窗、义诊讲座、互联网站等形式及传播时科学的医疗知识,以患者为中心,努力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信息需求。

  去年5月健康报刊载了笔者作为通讯员采写的报道《小女孩为何爱吃头发?安医一附院专家称为异食癖》——

  “安徽省霍邱县8岁的小女孩楠楠(化名)最近总是呕吐,肚子剧烈疼痛。安徽医科大学一附院医生给楠楠拍了张CT片,结果吓了医生一跳:楠楠的胃里布满了黑色的毛发,差不多占满了整个胃腔。让人始料未及的是,这些头发是楠楠自己吃下去的。”笔者从8岁小女孩吃头发成癖,CT片中胃里满是毛发的现象写起,吸引读者的好奇心。

  文章解释了楠楠爱吃头发是由于患上了“异食癖”这种疾病,笔者结合此病例,采访专家,阐述了这种疾病的生理及心理病因,让读者了解发现“异食癖”不用惊慌,科学合理的诊断和治疗是可以治愈的,文章中还从患者的角度向专家提问,如何在生活中做好卫生保健,预防疾病发生。

  《“秋季腹泻”冬季也要防》是笔者2010年发表于安徽日报的另一则通讯,冬天到了,消化系统脆弱的孩子还在被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季腹泻”侵扰,呕吐、发烧、拉肚子,每天儿科输液大厅接诊量超过一千人次,笔者采访儿科医生了解到,这种疾病病程虽短,但“如若没有足够的营养补充,对孩子的生长发育及病情的康复是有害的。”文章中进一步对“秋季腹泻”的防治及饮食调理做了公益科普。

  通过受众喜闻乐见的选题,表达人文关爱,加入公益医疗科普,这一传播路线受到媒体广泛支持,也是医院在新形势下加强宣传工作的一个突破口。

  医院公益活动宣传感召力强,可信度高,真实性强,因为当人们健康攸关、生命相托时,白衣天使们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希望的绿荫,很容易拉近与受众的距离。

  比如在去年年底,笔者所在的安医大一附院为9名从山南地区前来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提供了免费救治,这些孩子家境贫困原本无力就医,当地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家里即使知道孩子生病,也没钱做手术,只能拖着,能活到多大算多大。”

  当时医院集合了最优质的医疗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精心的治疗,启动了青年志愿者服务陪伴孩子们消除他们对手术的恐惧。我院宣传部与包括安徽日报、安徽广播电视台、本地五家都市报等媒体密切联系,进行了密集的公益活动宣传,“22名藏族先心病儿来肥免费手术”、“ 带着‘心’希望踏上回乡路”、“先心病儿童正式开始手术进展顺利”等一大批优质新闻在各类媒体上滚动播出,传播范围广、时效性强,产生了“集聚”效应和轰动效果,提升了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①李永健,《传媒对公共情绪宣导抚慰功能的研究设计》[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6(1)

  ②魏纹、李亚军,《医疗新闻报道实践中错位现象探析》[J].《新闻知识》,2010(6)

  ③赵邦宏:《发展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155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引起的一种以人体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传染病,简称为艾滋病。HIV特异性地侵犯CD4+ T淋巴细胞,使CD4+ T细胞数量进行性减少、CD4+ T细胞功能受损,最终导致以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为主要表现的免疫功能异常,临床表现为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艾滋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尚无法治愈,也无有效的疫苗。自1981年报告首例艾滋病以来,目前全球已有180多个国家报道了本病。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乃至全球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很多偏见和不足、甚至存在很多不科学的看法,这对艾滋病的防控极为不利。随着科学和研究的进步,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得到了明显改善,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也发生了明显变化。本文结合当前艾滋病研究的进步和笔者的工作实践,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科学认识和诊治艾滋病。

  人们常错误地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极其少见的疾病、艾滋病离普通人很遥远、一般临床实践中极少接触到艾滋病病人。其实,艾滋病也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根据WHO报告,到2008年底全球现存HIV感染者数约为3 340万人。我国目前处于HIV感染增长期。据卫生部统计,我国自1985年报告第1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09年10月底,我国累计报告的HIV感染者和病人共计319 877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2 323例,已死亡者49 845例[1]。2009年,卫生部与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WHO联合对中国2009年艾滋病疫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截至2009年底,估计中国仍存活的HIV感染者和病人约74万人,其中艾滋病病人10.5万人;估计2009年当年新发HIV感染者4.8万人[1]。由此可见,艾滋病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

  很多人误认为艾滋病只会发生在那些“边缘”人群中。其实,随着艾滋病流行病学的变化,艾滋病影响人群在不断扩大,艾滋病感染高危人群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就我国而言,目前我国艾滋病疫情已呈现出以下4个方面的特点[1]:一是艾滋病疫情上升幅度进一步减缓,艾滋病综合防治效果开始显现;二是性传播继续为主要传播途径,同性间传播的上升速度明显;三是全国艾滋病总体呈低流行态势,部分地区疫情严重;四是全国受到艾滋病影响人群增多,流行模式多样化。我国艾滋病疫情现还处于低流行阶段,但中国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不平衡,特定人群和部分重点地区已经出现高流行态势,艾滋病疫情正在从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扩散,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广泛存在,防治形势依然严峻。笔者在临床工作中见到的艾滋病病人中很多是儿童、普通家庭妇女和普通农民,而高级知识分子、大学生等群体感染HIV的也并不少见。随着人们性观念的变化,艾滋病的传播和流行因素更为复杂,艾滋病高危人群的范围也在扩大,临床医生对此应有正确的认识,不应将艾滋病看作少见病或罕见病。

  控制传染源是预防传染病流行的重要措施,早期识别艾滋病病人并给予正确的治疗及随访是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在我国,由于普通民众缺乏艾滋病相关科学知识,很多病人并不知道自己可能感染了艾滋病;另一方面,由于HIV可以累及任何组织和器官,艾滋病作为一种全身性疾病的临床表现有多样化特点,非艾滋病专业医生缺乏艾滋病专业知识,艾滋病病人易被漏诊和误诊。笔者所在医院为上海市艾滋病定点收治医院,收治的病人绝大多数是在外院诊治很长时间后才“偶然”被发现和确诊的,以致此时不少病人已至疾病晚期,失去了有效救治的时机,严重影响了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在临床实践中,临床医生首先应提高对艾滋病的认识,注意询问病人的冶游史、性取向、输血史、血液制品使用史、使用史和职业暴露史等。如病人出现以下情况,临床医生应警惕病人存在艾滋病可能[2]:1)间歇或持续发热1个月以上;2)3个月内体重下降10%以上;3)慢性咳嗽或腹泻3个月以上;4)全身淋巴结肿大1个月以上;5)反复出现带状疱疹或慢性播散性疱疹感染;6)消化道真菌感染(无明显诱因出现口腔或食道真菌感染、尤其是反复出现消化道线)间质性肺炎(无明显诱因出现间质性肺炎、尤其是使用常规抗真菌和抗细菌治疗无效时);8)反复发生肺部感染;9)肺结核(对肺结核病人,建议常规筛查HIV抗体以排除艾滋病可能);10)反复发生败血症;11)隐球菌脑膜炎或播散球菌感染;12)梅毒、淋病、生殖器疱疹和尖锐湿疣等性传播性疾病;13)生长发育极度迟缓;14)巨细胞病毒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性视网膜炎;15)年轻人出现痴呆或认知、记忆力衰退;16)弓形虫感染、尤其是弓形虫脑炎;17)青霉菌感染;18)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19)卡波济肉瘤;20)反复发生皮疹且常规治疗无效。

  病人存在以上情况时,临床医生不能仅仅只针对某一具体病症进行治疗,而应尽力找出病人出现上述病症的可能原因、尤其应注意排除病人是否存在HIV感染可能,应建议病人及时进行HIV相关检测以尽快明确有无HIV感染。通过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知识,促使艾滋病病人早日就诊,同时提高临床医生诊治艾滋病的能力,使艾滋病病人尽早得到有效诊治,从而造福病人和社会。

  临床医生应对艾滋病的相关表现有正确的认识,尤其是从事呼吸科、皮肤性病科、感染科、消化科和神经外科等科(室)的临床医生更应将艾滋病列入本科(室)的重要疾病之一,在临床工作中时刻警惕艾滋病的可能,这样有助于艾滋病的早期发现。

  以前人们认为艾滋病的病死率为100%。随着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的广泛开展,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得到明显改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3,4]。在人们发现艾滋病后的初期,因无治疗艾滋病的有效措施,很多病人在进入艾滋病期后1~2年内即死亡。1987年第一个治疗艾滋病的药物齐多夫定开始应用于临床,艾滋病病人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但预后仍不理想。此后,抗HIV药物不断出现,人们对治疗艾滋病的方案也进行了优化。1996年,在第10届国际艾滋病大会上,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一教授提出了新的抗HIV治疗策略,即联合使用多种抗病毒药物治疗艾滋病。这种治疗策略被称为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ART),也就是艾滋病“鸡尾酒疗法”。HAART是迄今治疗艾滋病最有效、也是最主要的方法,其出现被认为是艾滋病治疗史上的里程碑性事件。自从有了HAART,艾滋病不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致死性的疾病。很多研究都已显示,经有效抗病毒治疗后免疫功能得到重建的艾滋病病人的病死率与普通慢性疾病接近[5]。因此,目前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应该是:艾滋病是一种可以治疗、但现还不能完全治愈的慢性疾病。

  随着科学的进步,新型药物不断出现,为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提供了新的选择。近年来上市的整合酶抑制剂、新型蛋白酶抑制剂和HIV辅助受体抑制剂等都有强大的抗HIV活性,不良反应也较少,能有效地将病人体内的HIV载量控制在现有检测限以下水平,使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得到良好重建而保持健康状态。这些新型药物的出现将进一步优化病人的抗病毒治疗方案,从而进一步改善病人的预后。

  由于普通民众缺乏艾滋病相关知识,很多人仍误认为艾滋病是一种没有任何治疗希望的疾病,很多病人在确诊艾滋病后放弃治疗,有些病人家属也放弃了对病人的救治。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医务工作者应加强自身学习,正确看待艾滋病的预后,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艾滋病病人及家属对艾滋病预后的认识,使全社会像看待其它慢性疾病一样看待艾滋病,让艾滋病病人享受到应有的医疗救治权利。

  艾滋病是一种涉及社会多部门、多学科的全身性疾病,其防治工作不仅是医学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经济领域的重要问题。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涉及到临床所有学科,需要医生、护士、药剂师、科研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和非政府组织等的参与,离不开多部门、多学科的相互合作[6]。艾滋病防治绝不单是感染科医生的事情,单凭感染科医生的努力是不可能很好地落实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工作的。

  随着新型抗HIV药物的不断出现,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将进一步改善。随着艾滋病病人生存期的延长,病人除了可出现艾滋病相关性机会感染和肿瘤外,还可出现或伴随非艾滋病相关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等。这些疾病的诊治需要临床各科的共同协作,单纯感染科医生是无法承担全部的诊治工作的。因此,对艾滋病病人的关怀需多学科合作,一方面有助于提高临床诊治的效率和水平、改善病人预后、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另一方面可优化病人就诊流程、减少病人转诊以方便病人。多学科合作有两种模式[6]:其一,收治艾滋病病人的临床科室需要有一个涉及多学科的团队,包括各个专业的临床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护士、药剂师、科研人员、数据管理人员以及其它专业支持人员,如外科、儿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医生;其二,在医院内部或一定地区建立协作机制或模式,医院各科或各医院间相互合作,为病人提供综合的诊治服务。通过多学科合作,艾滋病病人的生存质量和预后会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高。

  人们常误认为艾滋病病人的传染性很强、因而害怕与艾滋病病人接触,这是对艾滋病传播方式的严重误解。HIV只有三种传播方式,即血液途径、母婴传播和性传播,除此之外再无其它传播方式。与艾滋病病人握手、拥抱、一起进餐等日常接触是不会传播HIV的,无需恐惧。

  在我国,不少医务人员不能正确认识HIV的传播途径,担心自己在为艾滋病病人提供诊治服务中会感染HIV,因而不愿或害怕为艾滋病病人提供医疗服务。很多病人在准备接受手术治疗时因HIV抗体阳性而被终止手术、要求病人转院,这种现象在我国临床工作中很常见。其实,研究表明1次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的概率远高于HIV[7]。为艾滋病病人进行手术,只要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手术医生感染HIV的风险完全可以降到最低。HIV是一种完全可以预防的疾病,医生为病人进行诊治时,一般不需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

  医务工作者在医疗诊治服务中有时难免发生职业暴露,存在经血液传播感染HBV、HCV、HIV和梅毒等的可能[7]。职业暴露不仅可发生在传染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同样可以发生。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被病人使用过的针头刺伤的事件时有发生,很多人误认为无关紧要,不需特殊处理。很多医院医务人员发生职业暴露后不知如何处理,或只知道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根本没有预防HIV感染的意识。笔者经常接到综合医院职工发生职业暴露后的咨询电话,很多医院不知该如何处理。随着艾滋病病人的增多,很多病人会在综合医院接受诊治服务,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发生HIV职业暴露的风险在增加。因此,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应增强职业暴露的意识,掌握预防和处理职业暴露的相关知识。

  发生HIV职业暴露后,通常首先应立即处理伤口,使用自来水进行清洗和消毒,而后进行暴露程度评估,启动HIV职业暴露后预防措施,尽快服用两联或三联(根据暴露程度)抗HIV药物,服药时间为28 d[7]。与此同时,应注意评估病人有无感染HBV、HCV的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尽管艾滋病相关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艾滋病研究领域仍有很多问题亟待进一步研究和解决:1)长期抗病毒治疗后HIV可能会变得耐药,耐药性的出现将严重影响HAART的疗效,从而威胁病人的健康。如何克服HIV的耐药性是一项紧迫的课题。2)HAART的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如何保持HAART的长期疗效也有待研究明确。3)抗病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影响病人服药的依从性,开发高效、低毒的新型抗病毒药物有助于进一步提高疗效和依从性。4)目前抗HIV治疗需要终生治疗,病人需要每天服药。提高服药的便利性、减少病人的服药负担极为重要。5)艾滋病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6)艾滋病疫苗尚待研发。上述问题的存在影响着艾滋病病人的预后,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临床和科研结合,共同进行攻关研究,以不断促进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步。

  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艾滋病防治工作,已把艾滋病列为重点防治的三大传染病之一。通过实施“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有力地推动了艾滋病等传染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艾滋病相关问题的解决奠定了基础。近年来实施的艾滋病“十一五”科技专项对艾滋病的抗病毒治疗、艾滋病合并丙型肝炎及结核病感染的诊治策略、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艾滋病疫苗等重大课题进行攻关研究,推动了艾滋病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艾滋病病人的预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很多人一看到这里,都会想:“这还有什么疑问吗?看病当然要选最好、最大、最权威的医院了!”对于一些常见病,无论三甲医院还是社区医院,医生的处理方式其实都大同小异。对医生欠缺信任,一点小病就反复求诊,只能给病人带来更大的负担,也会造成医院资源的浪费。小毛病应该在社区医院解决,不必非去三甲医院,有时候去“大医院”看“小病”反而会延误治疗。大家在去医院就医前,首先要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基本判断,就目前国内的情况看,“过度医疗”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现象。看病的最终目的是看好病,因此不管医院大小、级别高低,只要能看好病,安全有效,就可以选择。

  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发烧、咳嗽、头痛、咽痛、腹泻、便秘、胃病、确诊的高血压和糖尿病、脑血管意外的后遗症、关节扭伤、皮肤裂伤、一般五官科病和口腔科的病症,其实去一级医院(社区医院)就诊就可以了。大多数常见病和多发病,只要病情不复杂,诊断能明确,不是特急、特重,就可以选择二级医院。特急、特危重的病最好联系急救中心或者直接去三级医院;一、二级医院不能确诊、或疗效不好的慢性病及疑难杂症病人JBO竞博,也应该到三级医院。如果是需要专家指导用药的慢性病、精神病、肿瘤以及在各综合医院确诊为专科病的患者,应该去专科医院。

  其实对于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是一个理智的患者,就应该找一家离家较近、服务较满意、医疗费用较合理、能给您的就医过程提供放心、便捷服务的医院,这才是较为明智的选择。

  选对时间看病可以少排队,在我国医疗卫生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看病不排队在短时间内恐怕很难实现,但也有一些规律可循:周一、周二、周五人多,周三、周四人少。因为绝大多数人比较习惯在周一和周二去医院看病,各大医院在每周的前两天都是人满为患,周三和周四相对人流量要小一些。而上午和下午相比,下午就医的人数相对较少,如果患者不是突发急症,那么合理地选择看病时间,就能在就诊时减少排队时间。

  举例来说,如果您周一的早上赶到医院时是8点45分,挂号排队、候诊排队,轮到您就诊时已经10点多了。如果病情不怎么严重,门诊医生做检查和诊断的时间不会超过5分钟,然后您又去排队、缴费、回来接受治疗。等到治疗结束,再去药房把医生开的药拿到手,基本上已经是中午了。这还只是普通门诊,要是挂上专家号,或者需要验血等辅助检查,那恐怕就要耗上一整天了。

  病人到了医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挂号,而如果挂错了号,就会浪费很多时间,还可能看不好病。

  大多数人不清楚自己该挂什么科,一般小医院分科比较简单,只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等五六个门诊科室,现在的情况是分科越来越细,尤其是在大医院,仅内科就可能分为近十种不同的内科,例如消化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脏病内科、呼吸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变态反应科等。每一个专科又可以按照疾病的名称分出专病门诊,例如冠心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糖尿病门诊、胃病门诊、疼痛门诊等。而且在每一个科室又会按照医生水平的高低分为普通门诊、专家门诊和特需门诊。因此,病人在看病之前应当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些初步的认识。在对自己可能患有什么疾病进行判断以后,再到医院相应的科室挂号诊疗。

  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应当挂专家门诊号,以得到更好的服务。如果您仍未能确定自己的疾病属于哪一科,您可以先挂普通门诊号,经检查后再看专病门诊或专家门诊。也可以先到医院的咨询台去咨询。当病情比较复杂时,咨询台也会出现分诊错误,而且有些疾病确实需要一段时间观察或特殊的检查才能搞清楚是什么病或者归属哪一科,甚至需要各科医师的会诊。而在病情没有明确之前,您还是应当找第一次挂号的该科医生,会诊也要通过他去进行,这在医院内叫做“首诊责任制”,“首诊”就是您为了治疗此病第一次挂号的那个科室。

  很多人常问,谁是治疗某种疾病的“最好医生”。所谓的好医师应该对您的病情和疗法有深入的了解,而且要有高明的诊断根据和治疗手段。然而,每个病人的需求不同,最好的医生除了要考虑既有的证据,还得评估、判断疗法是否适用于该病人。小伤小病不必找专家,普通医生就完全可以处理。即使是一些较疑难的病症,确实要找专家就诊时,也还得留意一些问题。

  专家也各有所长,如果患的是慢性病,最好还是与专家建立联系,以利于了解病性和掌握治疗规律。找专家看病时,应当带齐病历和相关的检查报告单。第一次看病时,可以先挂个普通号,等相关的检查结果出来后再请专家看,这样可以比较迅速地得出诊断结果及治疗方案。

  复诊时就不必每次都请专家了。慢性病诊断明确后,平时的开药、化验、摄片复查等,找普通医生就可以。除非病情有了变化,或就医间隔时间长了,可请专家再看一看。一般来说,从医时间与医疗水平并不能简单地划等号,除非您选择的是中医。目前的情况是大医院里的中青年大夫才是主力军,他们的能力、水平都没问题,尤其外科医生。北京301医院老年心内科副主任医师吴海云就曾经说过:“现代医学对大多数疾病都有一个诊疗的规范,大家应该都是按这个诊疗规范来操作的,所以名医和非名医之间,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个医学院学生自大学毕业以后,再从事自己的专业五六年后,在他的专业领域的水平不会比从事二三十年专业的医生低到哪里去。所以并不见得您挂了专家号,找了老医生,就等于您选对了好医生,往往很多年轻医生反而更敬业。当然有的时候,比如说您患上了疑难之病、危重之病,或是复杂的疾病,可能找一个相对来讲该领域的知名医生,他可能为您正确诊断、正确治疗的可能性更大一些JBO竞博,但绝大多数的常见病,并不需要一定要寻找名医。

  大部分病人在跟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时,都会拖泥带水、罗罗嗦嗦,甚至还有的病人一问三不知。清晰、准确地向医生描述自己的病情,对病人来说非常重要。医生要了解的,主要是患者从发病到就诊时的全部过程,包括主要症状、发病时间、部位、程度、伴随症状等。对于主要症状,患者应尽量说得准确、简要。比如昨天晚上半夜痛醒了,哪里痛,比给医生看。痛醒的情况在过去一个月里发生了几次,是每次晚上吃了辣椒就痛醒,还是吃太饱就痛醒,家里人以前有没有人得过这种病。跟新闻报道一样,把时间、地点、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把这些基本情况都讲清楚,医生就可以比较好的帮助你。

  在病人很多、门诊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患者或者家属叙述病情既要详尽,又要简练。但把自己的病痛讲的严重、复杂也不明智。您讲的病越多,最后医生反而搞不清您到底得的什么病。病人不要想太多,想一次解决全部的问题。您先把他的注意力集中在您最想解决的问题上,而要想做到这一点,恐怕您就需要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现在有很多人都喜欢到网上查一下,这个时候其实要小心一点,因为网络上的信息并不完全准确,应该从较权威的渠道了解您的疾病情况,以免误导医生。

  另外,如果患者是慢性病或者去复诊,关于病情、检查结果和用药情况也要向医生简要说明。一定要随身带上病历,以避免重复检查。

  患了病,千万不要轻易听信医疗广告,更不要随便听信别人的“经验”,否则您很容易会在看病之前在心理上就有了错误的判断。

  比如亲友接受某种疗法之后调适得很好,您就会对该疗法比较有信心。反之,如果您的父亲、姐妹或好友因为接受某种药物或手术治疗产生了严重的副作用,您就不会选择这种疗法。哪怕是其他您根本不认识的病人的二手描述,也会让您产生认知上的偏差。当然,新闻媒体的报导或网络上流传的故事,也会对您构成类似的影响,甚至成为您是否接受某种疗法的主要依据。

  其实,偏听偏信他人的经验之谈,很可能会让您做出错误的判断。医学是专业性很强的行业,所有的医疗手段都有科学依据。一个外行人向您传达的信息往往是欠科学的和偏差较大的,很容易使您选择不恰当的治疗方法而贻误病情。这样的情况在临床医疗中屡见不鲜,教训惨痛。最好的办法,是充分吸纳这种疾病的正确信息,无论是从医生那里,还是和您同病相怜的病人那里,如果还有疑问,可以多咨询几位医学专家。然后充分了解这种治疗方案的好处,以及存在的风险,特别是有多少病人因治疗而得到好处或遭受副作用之害。只有在求医之前充分了解相关的医学知识,才能对自己的病痛更加清楚的认识,才能在心理上,心态上做好治疗的准备。

  手术还是保守治疗?为了保持健康或重获健康,每一个人的治疗方式都不同,也没有一种疗法适用于所有的人。拿腰间盘突出来说,保守疗法包括推拿、针灸、理疗、中药内服、中药外洗、贴敷、刮痧、拔罐等。通常见效很慢,对于一些患者来说,很可能会耽误最佳的治疗时机。但选择手术治疗,即使是微创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那到底什么样的情况需要手术治疗?什么样的情况只要保守治疗就可以了?病人很难做出好的选择。

  医疗纠纷特指发生在医患双方间的纠纷,是指在医疗活动中,医患双方对医院的医疗服务行为及其后果和原因产异议时所引发的纠纷[1];医疗行为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所实施的行为,具有专业性、时效性、差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2]。近年来日益增长的医疗纠纷事件在对医疗行为的影响很大,现分析报告如下。

  1.1 要求与现实 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意识的增强,维权意识的增强是医疗纠纷增多的根源,高质量生活确保人们有实力有知识要求更好的医疗服务,对医疗行为中可能存在的不足更能保持警惕。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使得有些医护人员缺乏高尚的医德医风,一些医生医疗水平不高,在医疗行为中不能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两相对比医疗纠纷产生。

  1.2 认知差异 医疗人员和患者之间缺乏沟通,患者对就医效果期望值过高与现有医疗条件,医疗水平的不平衡;患者及家属对专业医疗知识的了解不够,难以区分并发症与医疗差错或医疗事故。医务人员的疾病宣教工作欠缺,使患者对疾病过程或检验项目目的不清楚,使得医务人员和患者产生认知差异导致医疗纠纷。

  1.3 利益驱使 有些医务人员为谋求个人私利,开出不必要的化验检查项目,大处方高回报药品使得医患关系出现不信任危机,少数患者及家属为了减少医疗费用或者为可能获得的医疗纠纷处理后赔偿,过分苛求医务人员甚至是无理取闹导致医疗纠纷事件呈增长趋势。

  科室人数医疗纠纷发生例数构成比(%)发生率(%)医疗行为改变(人)构成比(%)发生率(%)

  防御性医疗行为(defensive medicine)是指医务人员为了减少医疗风险,保护自我而实施的偏离规范化医疗服务准则的医疗行为[3]。由于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人们维权意识的增强,一些患者和家属的无端闹事以及对医疗纠纷处理后果的焦虑,临床医务人员在不同程度上均采取防御性的医疗行为保护自己,这些防御行为包括不必要的检查项目,对患者知情同意权的部分剥夺,减少甚至拒绝在危机情况下采取非常措施的行为等。这些导致了医疗

  费用的增加,医患认知分歧,导致患者丧失可能的活命机会,调查中 87% 的医务人员表示没有90% 的把握不会采取医疗措施,然而在10年前有 20% 的机会他们都会争取挽救患者的生命。

  2.2 医患关系紧张 医疗费用的增加、医患沟通不良、医患之间不信任感的增强、医疗技术等都是医患关系不和谐的原因,而紧张的医患关系使得医疗人员的防御性医疗行为突出,患者不满意程度加重,如此恶性循环导致医疗纠纷不断,患者就医安全感下降,医务人员职业焦虑增强。一旦出现分歧患者能闹则闹,医务人员能瞒则瞒,使得就医透明度下降。

  2.3 阻碍医疗事业的发展 医务人员“安全第一”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新的医疗技术难以在临床开展;对疑难病例的实验性治疗及采取必要手段的机会减少,探求新的治疗方法及个性化的治疗措施严重受阻。在出现医疗事故后的原因分析及经验教训的总结变得微不足道,主要精力放在对付患者及家属的不理智行为及尽可能减小责任上。教训对医疗行为的警示作用改道,这些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不利的。

  3.1 平衡医患关系 医患双方在医疗行为中是平等的、合作的关系,双方应互相尊重,加强沟通。医务人员应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及时准确的告知患者的病情及费用情况;培养高尚的医德医风,以患者的最大收益,维护健康为目的行医,改变以往患者单纯寻求帮助,医生做医疗决定患者被动接受的局面,建立走进患者的世界,通过患者的眼睛看到他们的疾病的思想[4]。患者应信任及尊重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出现问题理性解决,医患双方多换位思考。

  3.2 普及医学知识 对于医务人员,提高医疗水平是根本措施。不断提高疑难重症诊治水平,狠抓医疗质量,通过自身业务素质的提高切断医疗纠纷的源头[5]。加强患者的医疗知识教育,缩短他们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和医疗人员的差距,区分并发症、后遗症等和医疗差错事故。认知水平的一致性会增进医患交流,有利于患者和医疗人员的重新定位,医疗人员可以得到专业性的支持反而有利于医疗自和决定权的实施[6]。

  完善法律法规及有效地监管措施是医疗行为规范合法的保证,由于我国尚未形成有效地准入制度[7],医疗水平难以保证,所以有关法律法规的完善尤其重要。有效地监管可以规范医疗行为,避免医疗费用过高,医疗器械及资源浪费,增加医疗行业的透明度,使患者明明白白消费。另外对患者及家属不理智的对待医疗纠纷的行为加以监控,保障医务人员的人身和名誉安全,减少他们的职业焦虑增进职业安全感。

  日益增多的医疗纠纷事件和紧张的医患关系对医疗行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无论是防御性医疗行为的出现,还是对医疗事业的阻碍都会使患者和每一个成为受害者,甚至是生存机会的丧失。为了保证健康积极的医疗行为,作为医务人员应尽本分,以治愈疾病维护人民健康为目的,提高专业医疗技术知识水平,自觉规范医疗行为;作为患者应理性就医,提高医疗基础知识,出现纠纷寻求法律途径解决;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完善医疗法律法规,加强和落实医疗监管措施,保证有效规范的医疗环境,正当合理透明的处理医疗纠纷,起到警示作用和促进医疗行为合法化,正规化的进程。

  [1] 胡红.小议医疗纠纷的定义及对举证责任的分配的建议.省略,2008-04-29

  当前,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肿瘤已成为多发病和常见病,其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在全社会普遍提高对肿瘤的认识、加强对肿瘤的预防、提高肿瘤治疗手段的同时,对医学院校培养医学专门人才重要性的认识也日益增长。在医学教育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肿瘤学相关知识也在不断丰富和更新,这也对如何提高肿瘤学教学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医学专门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肿瘤外科学教师,作者深切感受到,肿瘤外科学教学存在着知识量大但课时有限、课程重要但教学效果一般的矛盾。因此,结合肿瘤外科学的特点谈肿瘤外科学的教学,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1.1涉及知识的庞杂性。目前,肿瘤学的教学分散到消化内科、呼吸内科、妇产科、耳鼻口科、外科、放疗科、核医学科等学科,专业性较强、涵盖专业范围较广,同时知识更新快、进展多[1]。由于肿瘤种类、分期、分型的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疾病涉及多学科、多领域,其中既有肿瘤本身的各种临床表现,还有可能存在多重合并症使肿瘤的临床表现更趋复杂[2]。在肿瘤外科学教学中,除了要讲解肿瘤外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关联性、辩证性等,还需要兼顾讲解所涉及知识的相互联系,以培养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2临床思维的独特性。目前,医学教育已从传统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临床思维已广泛运用于医学教育实践中。随着肿瘤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界普遍共识,肿瘤产生的病因多样,其诊断、治疗均有特殊性。由于恶性肿瘤有着不同的种类和分期,通过单一的治疗手段无法保证治疗效果,越来越多的实例表明,恶性肿瘤的治愈是综合治疗的结果。因此,肿瘤外科学教学中的临床思维有其独特性,即强调多学科协作治疗(MDT)[3]与个体化治疗的融合。教学中,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综合治疗的临床思维,即具体到某例患者的个体化治疗,要综合运用多学科的治疗方法,以提高治疗效果。1.3人文关怀的重要性。肿瘤不仅给患者造成生理上的巨大病痛,同时在心理、精神、人格上也给患者带来严重创伤。研究表明,肿瘤患者多有孤独、抑郁、悲观、易怒等特征,这与肿瘤的高病死率有着密切的关系。对于肿瘤患者来说,除了得到必要的专业医疗救治,医护人员的人文关怀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因此,在肿瘤外科学教学中,要多角度、全方位培养学生维护患者的尊严和价值、促进患者身心健康的人文关怀[4]。

  适应新形势下肿瘤外科学的特点,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理念及方法,这既是医学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针对肿瘤外科学教学的特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教学效果。2.1形成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肿瘤外科学教学中,既需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也需要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模式和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BL)教学模式的融合[5]。针对肿瘤外科学教学课时有限的现状,如何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对肿瘤外科学相关知识获得较为全面、系统的了解,这就需要积极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6]。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和要求,结合教学实际,将基本理论和知识通过串讲的方式传授给学生,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则需要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在教师实际教学中,要避免“填鸭式”讲授,在向学生传授基本理论的同时,重点给学生指出肿瘤外科学的基础、现状、未来发展方向等。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丰富,肿瘤外科学教学中也需要融合PBL、CBL教学模式。PBL是“以问题为导向、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中,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使学生的学习更有明确的目标,可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综合应用知识及科学思维的能力[7]。肿瘤种类繁杂,治疗方法变化多样,CBL教学模式倡导的“以案例为中心、师生共同讨论”,从常见的具体病例入手,会大大缩小知识范围。CBL教学以临床实例为基础,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