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程光胜:“重新发现”科学家伍连德JBO竞博

发布日期:2023-08-14  来源:

  JBO竞博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程光胜谈起《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的翻译,非常感慨,因为能将这部书翻译成中文,与伍连德在中国“重新发现”不无关系。

  伍连德是我国现代医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我国现代检疫与防疫事业的先驱。在1910年至1911年之间,他临危受命,负责组织扑灭在东北暴发的肺鼠疫大流行。1911年4月,由伍连德主持的“万国鼠疫研究会”的国际医学学术会议在沈阳召开。他因此而在1935年成为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的候选人。

  不过,伍连德早在1937年就返回了出生地马来亚,又因各种原因,他的名字后来逐渐被国人遗忘。

  “我是在上世纪80年代才偶尔知道伍连德的。”程光胜时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惊讶于伍连德的成就,向当时健在的老先生询问了伍连德的事。之后,伍连德进入到程光胜视野,除了在北京查找资料,他还到广州、上海、南京及哈尔滨的相关档案馆寻找。

  2003年SARS期间,程光胜撰写了一篇长文,介绍了伍连德当年在东北防疫的事迹,并发了些感慨和建议,发表在媒体上。

  与此同时,国内其他学者也开始关注伍连德,尤其是SARS之后,国内还出现一批“伍迷”。王哲的《国士无双伍连德》和礼露的《发现伍连德》两本书的出版便是例证。

  非常遗憾的是,《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一直没有完整地翻译成中文。

  这部自传是伍连德晚年所写,1959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在回顾和总结自己近80年的人生历程的同时,伍连德以一位海外华人的视角,描绘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世界、南洋和中国的方方面面。

  程光胜告诉记者,新加坡华人徐民谋曾节译过这部书,主要是伍连德的生平经历,但只有不到10万字。

  终于,在2011年4月召开的纪念“万国鼠疫研究会”100周年研讨会上,程光胜携刚刚出版的《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中译本上册到会,引起了国内外多家媒体的关注。到2012年初,该书的下册也出版了。整个翻译过程历时近两年。伍连德自传出版半个世纪后终于有了第一部完整的中文版。

  《鼠疫斗士伍连德自述》一书的翻译工作由三人共同完成。由程光胜、马学博翻译,王丽凤校对。他们三人各有分工,缺一不可。

  王丽凤是新加坡的电视制作人,曾拍摄过大型专题纪录片《伍连德博士传》。在新加坡生活的伍连德的女儿伍玉玲希望王丽凤能找人翻译这部自传。

  在国内,“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丛书编委会找到程光胜,希望他能翻译该书。

  “我结识王丽凤,是因为她拍摄那部电视片时找过我。”程光胜说,通过王丽凤他得到伍玉玲的翻译授权,并要求在纪念“万国鼠疫研究会”100周年大会时,即2011年4月前出版。

  那时已是2009年底,这么短时间翻译出版一部60万字的书非常困难。于是,程光胜又邀请了哈尔滨医科大学从事东北近代防疫史研究的马学博一块翻译JBO竞博,“我和马学博也是因伍连德相识的”。

  尽管从事专业翻译近60年,程光胜说这部书翻译起来并不容易,“译文在我们3人间传阅修订不下10遍”。

  “马学博在吉林、沈阳档案馆查了伍连德当年的史料。我找到流行病研究所专门研究鼠疫的专家了解情况。”程光胜说,王丽凤为解决南洋人名地名和习惯用语的翻译问题,还特意到马来西亚去了几趟。

  程光胜告诉记者,因为这部书是伍连德晚年在海外撰写的,所以有一些记忆上的错误。考虑到口述史本身的特点,还是按照原文翻译,只是对一些非常明显的错误如历史名人生卒年等,作了适当修订。

  “中文版尽可能忠实于作者原意,因为要充分掌握伍连德提供的史料,了解当时的鼠疫防疫及科学界状况,也就是说这部书的史料价值是我们最看重的;其次,要让更多人了解这位杰出的科学家。”程光胜总结道。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