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造福百JBO竞博姓!黄山市推动新安医学全产业链创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3-08-11  来源:

  JBO竞博杏林逢盛世,药香润新安。4月22日,由黄山市委市政府、安徽省卫健委、安徽省药品监管局、安徽省中医药管理局、安徽中医药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二届新安医学发展大会在黄山市举行,与会代表共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大计,共谋新安医学振兴繁荣之路。

  新安医学起于上古、雏于晋唐、成于宋元、盛于明清,“南新安、北华佗”蜚声杏林,是祖国中医药在明清时期的高峰,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

  文化内涵丰富。新安医学根植于徽文化,又丰富了徽文化。徽文化蕴含的儒家思想,奠定了新安医学“仁心仁术”的理论基础;新安理学、徽派朴学、徽州刻书等学科,为新安医学发展提供了丰富滋养和有力支撑;新安名医寓外行医、办学授徒,促进了新安医学与海派、孟河、旴江、岭南等中医流派的交流互鉴。

  医学典籍众多。创造了“900医家、800典籍”的历史辉煌,《医说》《伤寒论条辨》《重楼玉钥》等多部论著开创医学史先河,中医“全国十大医学全书”中有3部出自新安医家之手。新安医学较早使用熟苗种痘术预防天花,为防治天花作出了突出贡献。

  名医大师辈出。“天下明医出新安”,自宋迄清,见于资料记载的新安医家有900余人,明代四大名医之汪机、清初三大名医之吴谦、近代江南四大名医之王仲奇等声名远播。明清时期,仅祁门县就有御医21人,被誉为“中国御医之乡”。

  世家流传深远。全市现有新安医学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11项、传承人17人,家传三代乃至近三十代的新安世医76家,呈现出传承有序、活态利用、后继有人的生动局面,“张一帖”内科、郑氏西园喉科、胡氏骨伤科和祁门蛇伤疗法等特色专科、技艺在保护传承中焕发了新的生机。

  近年来,黄山市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中医药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全力推动新安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2021年,创新举办了首届新安医学发展大会,鲜明提出了“以文养医、以医带药、以药促产、以产惠民”的思路,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翻开崭新一页。

  保护传承谱新篇。黄山市全力抢救开发新安医学古籍文献精华,创新建设新安医学资源电子数据库,加强新安医学“师带徒”传承,先后出版新安医学专著20余部,建成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7个,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项目主体完工,新安医学展示馆建成对外开馆。

  活化利用开新局。黄山市坚持种好药、做好药JBO竞博,大力发展原生态种植、林下仿野生种植,中药材种植种类31个、种植面积18.5万亩,建成多花黄精、徽菊等“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6个,深入挖掘新安医学经典名方,推出第一批民间经方验方30种,全市现有生命健康企业55户,2022年实现产值17.16亿元,同比增长12.82%。

  融合发展探新路。黄山市大力开展新安医学和中医药产业专题招商,2022年全市签约、开工、竣工生命健康产业项目113个、登记金额230.73亿元,国家新药安全评价长三角一体化合作中心、万创生物医药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复旦—黄山高新生物技术联合实验室、全省首家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站、昌仁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建成运营。积极推动从“治已病”向“治未病”转变,新安医学与健康管理等高端服务业深度融合,全市现有省级康养类服务业示范区、特色小镇7家,以新安医学为特色的康养产业风生水起。

  惠民利民建新功。黄山市持续加强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广泛开展义诊等特色活动,全市现有备案制中医诊所39家,101个乡镇卫生院和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设立了中医馆,实现基层医疗机构中医馆全覆盖。充分发挥新安医学独特优势,及时发布新冠肺炎新安医学预防建议处方,研发推出中药预防香囊、方药和茶饮,加强新安医学全程参与、深度介入治疗和康复,有力守护了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作为新安医学的发源地和重要传承地,黄山市是中药材资源富集的“天然宝库”,是中医药文化厚重绵长的“历史名城”,是中医药事业蓬勃发展的“康养高地”,具备发展中医药产业的优良基础、独特优势。

  着力固本元、扩影响,把新安医学牌子擦得更亮。黄山市坚持以徽文化的精神内涵来浸润新安医学,以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来丰富徽文化,持续做好新安医学古籍文献精华抢救开发工作,健全完善新安医学资源数据库,全力推动研究成果古为今用、化古为今。建好用好新安医学展示馆、“同德仁”老字号药店等展示窗口,积极开展专家义诊、中医药健康知识讲座等特色活动,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景区、进机关,全面提升社会认知度、影响力,全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新安医学发展的浓厚氛围。

  着力建平台、兴人才,把新安医学根基筑得更牢。黄山市持续加强与长三角等重点区域一流中医医院、研究所的交流合作,建成运营新安医学传承创新中心,加快推进中国中医科学院名医堂和学部委员研修基地、新安医学研究院、王琦书院黄山分院等项目建设,着力构建新安医学保护利用的大格局、大平台。深入实施“迎客松英才计划”,柔性引进一批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和团队,全力打造新安医学国医名师品牌,为新安医学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丰富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

  着力抓招引、强转化,把新安医学产业做得更强。黄山市顶格推进新安医学和中医药产业招商推介,积极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示范带动强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入实施中医药骨干企业培育计划,推动本土骨干药企互补联动、做大做强,提升核心竞争力、产业成长力。加速全产业链整体布局,培育一批规范化规模化的“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大宗中药材种植基地,形成一批黄山特色中药材名优品牌,转化一批经典名方和道地药材研究成果,研制一批安全高效的创新药物,积极争创省级区域制剂中心,持续推动“新安名方”向“新安名药”转化,加快打造百亿级现代中医药产业集群。

  着力优生态、促融合,把新安医学效应放得更大。黄山市坚持“大产业”生态思维,瞄准价值链中高端发力,按照与医疗康养、天然资源、历史文化、一带一路、大健康多学科多产业和院士、国医大师、文化名人等“六融合”的理念,抓好中医药产业体系、产业链和产业生态的系统构建,促进中医药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延伸拓展新安医学时代价值、经济价值、民生价值。加快推进“新安医学+医养产业”,整合中医机构、中药企业、中华老字号名店资源,推动中药保健食品、养生食品饮品、药膳等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生产,加快发展医美、干细胞治疗、高端体检、健康管理、心灵抚慰等业态,力争全市生命健康产业企业数量和产值年均增长20%以上。大力推进“新安医学+文旅产业”,高标准筹建黄山国际旅游养生谷和产业园项目,打造一批新安医学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区和养生体验观赏基地、职工疗休养基地,着力打响新安医学特色健康旅游服务品牌。深入实施中医药产业富民工程,健全新安医学服务体系,完善市域紧密型中医医联体建设,加快实施“无梗城市”建设和“消结”行动,着力打造重点慢性病防治黄山样板,让新安医学传承创新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更好服务健康中国。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