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医学基础知识十篇JBO竞博

发布日期:2023-08-07  来源:

  JBO竞博医学遗传学是医学科学领域中十分活跃的前沿学科,尤其是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引入,人们对遗传病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不仅对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诊断、发病机理、治疗和预防都已达到分子水平,即使染色体病的诊断,由于显微切割、探针池建立和荧光原位杂交方法的应用,也已深入到相关基因片段的水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作用机理的阐明,不仅对癌的发生发展认识上有新的突破,对癌的基因治疗也提出了新的策略。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提出和研究进展为人类基因组的全部测疗和功能分析,特别是对某些致病基因的确认、表达调控,为遗传病的防治等开辟了光明的前景。所有这些医学遗传学的新成就正推动着医学科学的迅速发展。医学遗传已成为21世纪带动医学科学发展的带头学科之一。作为培养21世纪医学人才的医学遗传学教材,在其内容上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更新,才能使培养出来的医学人才在知识储备上提高一步,跟上时代的步伐。

  专业基础知识是为学好专业,能够从事某种学科教学打基础的知识。它是专业主体知识的根基,这个层次的知识越扎实、宽厚,就越能促使专业主体知识的发挥。专业前沿知识是指专业发展的前景,包括对所教学科专业发展趋势的分析和预测。从而了解未来的变化,并以此为依据,对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出要求。随着研究技术和方法的进步,现代医学遗传学的发展速度可谓是日新月异,而报道这些新发现、新知识的文献也层出不穷。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既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而又了解医学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进展?有人认为应当压缩和削减遗传学的基础内容,用足够多的时间向学生介绍现代遗传学的新知识;又有人认为只讲解基础知识,不必介绍新知识。而作者认为,基础知识是“根”,新知识是“叶”,只有“根深”才能“叶茂”,而“叶茂”才能促进整个知识之树茁壮成长,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如“人类基因组计划”是医学遗传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相关知识属于前沿知识。完成这一计划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基因定位,而基因定位这一方法的应用离不开对孟德尔遗传定律知识点的掌握。所以离开基础知识而空谈最新知识,新知识也就成为“无源之水”。反之,在教学过程中若不注意介绍科技新发展,知识必将成为一潭“死水”,这样不仅跟不上科学的时代步伐,也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既扎扎实实地打好基础,又能跟上科学的发展呢?

  1讲解经典的基础知识要深入浅出医学遗传学的经典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孟德尔遗传定律、遗传平衡定律、染色体畸变类型等知识。对于这类经典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要按照知识发展的规律,知识结构相互依存的关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特殊到一般地展现。例如,介绍孟德尔遗传定律时,应首先从孟德尔遗传实验讲起,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哪些现象?怎样通过这些现象总结出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再进一步引出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特例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讲解应用性基础要提纲挈领医学遗传学的基础知识还包括许多应用性基础知识,如染色体病。这一部分内容较多,所涉及到的病例有十几种。若面面俱到,学时不够。如果介绍的太简略,一些重点知识就会淡化。在讲解这些内容时,作者提纲挈领,有主有次地进行了介绍。主要介绍4个代表病例:Down综合征、猫叫综合征、Klinefelter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它们分别是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性染色体数目异常和性染色体结构异常所导致的疾病。Down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常染色体病,其染色体异常在21三体,主要核型为三体型,少数为易位型或嵌合型。猫叫综合征染色体异常为5号染色体短臂部分或全部缺失。Klinefelt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发育不全症。典型的核型是47,XXY。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又称为Martin-Bell综合征,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发病率仅次于Down综合征的智力低下性疾病,脆性X染色体综合征是由一个基因异常引起的。而对于其他综合征的知识点,则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掌握并要求他们课外阅读寻找一些生活中的病历材料,使得学生带着趣味和好奇去学习,锻炼了他们的自学能力,也节省了课时。

  3讲解与基础知识相关联的新知识要相互穿插随着科技的发展,介绍与遗传学相关的新进展十分必要。如染色体的结构中包含了端粒结构,有关端粒与医学相关的研究目前处于前沿水平。在讲解染色体结构这一知识点时,作者补充了端粒分子的结构组成、端粒酶的作用、端粒与肿瘤发展以及与细胞寿命的相关研究。实践证明,这样不仅有助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在医学遗传学的教学过程中,既详尽介绍基础知识又适当穿插前沿知识,采用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医学遗传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他们将来走向工作岗为打下坚实的基础。

  1王婷.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1.

  1、“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以必要的防护”是医疗机构哪种从业人员的行为规范

  A、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增强为临床服务的意识,保障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营

  C、刻苦学习,钻研技术,熟练掌握本职业务技能,认真执行各项具体工作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

  D、严格执行财务、物资、采购等管理制度,认真做好设备和物资的计划、采购、保管、报废等工作,廉洁奉公,不谋私利

  A、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B、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C、认真执行医疗文书制度,规范书写、妥善保存病历材料。不隐匿、伪造或违规涂改、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不违规签署医学证明文件

  E、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B、提高综合素质,尊重关心爱护患者,为患者提供专业医学照顾,注重沟通,体现人文关怀

  C、全面履行护理职责,正确执行疾病护理常规和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D、竭诚协助医生诊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发现患者病情危急,应立即通知医师

  E、严格执行医嘱,发现医嘱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者诊疗技术规范,应及时与医师沟通

  A、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正确行使权力,遵守决策程序,推进院务公开,自觉接受监督,尊重员工民主权利

  B、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严格人事招录、评审、聘任制度,不在人事工作中谋取不正当利益

  C、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E、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业绩观,坚持医疗机构的社会公益性,加强制度建设和文化建设,与时俱进,创新进取,努力提升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提高服务水平

  A、管理人员是指在医疗机构及其内设各部门、科室从事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决策等管理工作的人员

  B、医师是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人员

  C、护士是指经执业注册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依法在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的人员

  D、医技人员是指医疗技术人员,主要包括医疗机构内各种检验检查科室技术人员、口腔技师、康复理疗师、医学物理工程师和医疗器械检验、维护人员等

  E、药学技术人员是指依法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称,在医疗机构从事药学工作的药师及技术人员

  A、规范行医,严格遵循临床诊疗规范和技术操作规范,使用适宜诊疗技术和药物,因病施治,合理医疗,不隐瞒、误导或夸大病情,不过度医疗

  B、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D、开展医疗新技术时,保障患者及家属在充分知情条件下对诊疗决策的决定权,不违规进行试验性医疗

  E、严格落实医疗机构各项内控制度,加强财务管理,合理调配资源,遵守国家采购政策,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药品、医疗器械采购和基本建设等工作

  C、医疗机构内鉴定劳动合同但尚未进行职业注册的人员不需要执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D、医疗机构内的进修人员,因根据其在医疗机构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类别,参照相应人员分类执行《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

  10、“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适用于

  12、下列关于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的处罚,错误的是

  A、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缓聘、解职待聘、解聘

  B、需要追究党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C、需要追究政纪责任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按照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

  D、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

  E、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

  14、“配合医师做好患者用药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详尽解答用药疑问”

  20、医患关系的内容包括医患关系的非技术方面和医患关系的技术方面,医生的服务态度、医疗作风属

  23、患者,女,16岁,因咳嗽,咳大量黄脓痰,并有2次危及生命的大咯血,历经8年所在镇、县、市级医院,均诊断为左下支气管扩张,后来到一所三甲医院住院行手术治疗。手术前需较彻底地抗感染治疗,应用大量抗生素抗感染,并辅以支气管肺泡灌洗术(BAL)。在BAL术中,由于操作者的高度责任心JBO竞博,对镜下左下基底段支气管开口黏膜下隐约可见的可疑点进行小心的探查、分离、止血,终于诊断为支气管异物,并成功地取出已被支管黏膜覆盖的该异物,使患者免除了开胸手术,这一成功案例不仅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也为医学科研提供最真实、最客观的第一手资料。这所三甲医院获得了患者亲属的好评,这种评价形式为

  24、医疗不分贫富贵贱,要一视同仁,即使患者为娼妓也要视为良家妇女,不可不尊重。这是我国明代哪位著名医学家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37、如果预见到人体试验有可能对受试者造成较严重的伤害,采取的正当措施应该是

  E、分辨是精神伤害还是身体伤害,如果是精神伤害,可以在加强监护的基础上继续进行

  D、犯人是犯了罪的人,用他们作受试者,是给他们一个为社会做贡献从而改过自新的机会

  E、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试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也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

  45、患者男,75岁,医生完成诊断后,患者到药房取某口服液,药房人员的下列言行中恰当的是

  第三十三条指导和帮助患者配合检查,耐心帮助患者查询结果,对接触传染性物质或放射性物质的相关人员,进行告知并给以必要的防护。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第三十二条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医师行为规范第二十条遵循医学科学规律,不断更新医学理念和知识,保证医疗技术应用的科学性、合理性。

  根据《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第二条对医师的定义如下:医师指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机构从事医疗、预防、保健及临床科研教学等工作的人员。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第四条以人为本,践行宗旨。坚持救死扶伤、防病治病的宗旨,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

  第五十一条医疗机构内的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但尚未进行执业注册的人员等,根据其在医疗机构内从事的工作性质和职业类别,参照相应人员分类执行本规范。

  医技人员行为规范第三十二条正确运用医学术语,及时、准确出具检查、检验报告,不谎报数据,不伪造报告。发现检查检验结果达到危急值时,应及时提示医师注意。

  《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内所有从业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医师、护士、医技人员、药学技术人员和其他人员(指除以上五类人员外,在医疗机构从业的其他人员,主要包括物资、总务、设备、信息、统计、财务、基本建设、后勤等部门工作人员)。

  第五十条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违反分规范的,由所在单位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通报批评、取消当年评优评职资格或缓聘、解职待聘、解聘。其中需要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的,由有关纪检监察部门按照党纪政纪案件的调查处理程序办理;需要给予行政处罚的,由有关卫生行政部门依法给予警告、暂停执业或吊销执业证书;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四十七条医疗机构相关职能部门协助行政领导班子抓好本规范的落实,纪检监察纠风部门负责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四十八条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辖区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贯彻执行本规范的监督检查。

  药学技术人员行为规范第三十七条配合医师做好患者用药使用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和使用方法的解释说明,详尽解答用药疑问。

  医患之间要做到互相信任,医生取信于患者是主要的,是根本前提。所以答案选A。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医务人员个人必须依靠集体,服从集体利益的需要,把个人看做是集体中的一员,以保证医疗卫生这一共同事业的发展和病人的利益,所以不能只强调个人利益而不顾集体利益,故选D。

  题干部分已经限定了非技术方面和技术方面,答题时不要受C、D、E干扰,剩下A、B两个选项B就可以排除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患关系也是信托关系,所以相互的信任是医患关系的支柱,只能选E。

  作为医德评价的社会舆论,是指人们根据一定的医德原则、规范,对医务人员的思想行为作出肯定与否定、赞扬与谴责的判断舆论,所以选A.

  医学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首先产生于英国,这是由于英国的社会背景和JohnGregory、ThomasPercvial等人努力的结果,1772年JohnGregory在他的《关于医生的职责和资格的演讲》一文中,首先对医学伦理学的本质进行探索,1791年,英国医生帕茨瓦尔为曼彻斯特医院起草了《医院及医务人员行动守则》,并于180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医学伦理学》。

  医学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一、生命神圣论二、医学人道论三、结果论与功利论四、非结果论与义务论五、医学伦理学基本问题

  医务人员泄露医疗秘密,可能会引起医患矛盾、家庭纠纷;引起社会某些人对患者的歧视;使患者对医务人员产生不信任和恐惧感;造成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甚至引发自杀的严重后果

  医学道德的基本原则是比较概括的具有指导性的原则,在运用时还要借助一些具体原则,以实现它的要求。具体原则包括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尊重原则和公正原则等。

  医学伦理学是研究医学道德的一门科学,它是运用一般伦理学的原则来解决医疗卫生实践和医学科学发展中人们相互之间、医学团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的一门科学。

  临终关怀目标是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通过消除或减轻病痛与其他生理症状,排解心理问题和精神烦恐,令病人内心宁静地面对死亡。同时,临终关怀还能够帮助病患家人承担一些劳累与压力。

  言教是教育者通过语言向受教育的医务人员传授医学道德规范的医学道德教育方法

  不伤害原则:在医学实践中不伤害是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不使患者的心身等受到损害。当妊娠危及胎儿母亲的生命时,可允许进行人工流产或引产就是遵循不伤害原则

  生命神圣论的局限性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人类也逐渐走向成熟,对生命的认识也有了新的发展,已不再是满是活着就是一切的观念,并开始讨论生命的意义等问题,提出活得怎样?是幸福还是痛苦?人们对医学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诸如此类的问题使以生命神圣论为指导的医生陷入了为难的境地。

  由于生命神圣论缺乏辩证性,过于强调生命的数最和生命的生物属性,以至丁使医学片面地追求维持生命数量,延长一切生命,因而在一定意义上制约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应用和发展。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问题与生命神圣论产生了冲突。

  综上所述,生命神圣沦在医学发展的昨天、今天乃至明天,部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但也不可否认,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生命神圣沦也暴露出了一定的局限性和缺陷,只有辩证地、历史地研究和继承生命神圣论,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基因治疗是指通过基因水平的操纵而达到治疗或预防疾病的疗法。基因水平的操纵主要包括用正常基因替代致病基因、封阻或剪断致病基因、修复被损害的基因和重建正常的基因表达调控体系等内容。

  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用犯人做试验的,即使使用犯人作为受试者,也必须首先考察是否具备受试者的条件

  综合分析选项D选项中的言行最为恰当全面,告知患者服用时间以及服用注意事项。

  医学生以其特有的就业前景及医生的行业特性决定了其必须具备扎实的功底,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必须牢靠且能灵活运用到实践操作中去。同时,目前社会中存在的一些形势也警示加强医学生基础教育的必要性。我们通过走访调查,分析总结出目前最主要、最具影响力的因素有如下几个方面:

  据研究统计,医疗、护理等专业的学生学习倦怠高于计算机、外语等专业,考虑医疗、护理等专业知识繁杂,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且医护行业服务的对象是人,也给从业者带来较大压力,且医学专业学生同样也要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这些都使得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倦怠程度较高。此外,部分医学生只注重临床技能,认为基础知识枯燥乏味,而完全忽略了基础课程与临床实践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现阶段,医疗纠纷不断,医患关系日趋紧张,除了患者对医生行业的认识不够、舆论压力、媒体偏激的报道等因素之外,医生的专业技能与人文素养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一方面,部分医生过分依赖高科技,而忽视传统的体格检查,问诊环节缺少,医患沟通匮乏,医生不能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而单纯凭借化验单、检验报告,往往会导致一些患者病情延误。另一方面,部分医生由于知识的欠缺,在选择检查项目上存在疏忽,不能正确选用特异性的检查,患者花“冤枉钱”的同时也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诊断结论。

  医学院校基础课程不仅仅包括细胞生物学、解剖学、遗传学、生理学、分子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病理学等,还应该包括思想政治、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以及英语等方面的教育。医学生充分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思想政治、伦理学等基础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大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有助于培养准医学生们高尚的人文素养,提高其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

  医学生由于其培养周期和成长过程较长,费用昂贵,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大多数医学生可以在上学期间凭借自己的努力获取奖助学金,来缓解一部分家庭压力。现行大学期间为促进当代大学生勤奋学习、立志成才,各项评优评模的文件都明确要求学生的学业成绩优秀,综合素质较强。医学生只有学好基础课程,才能得到较高的学分,在参评奖助学金时具有超强的实力。

  目前,医学就业形势严峻,医学生们纷纷选择向更高的学历进修。但是,医学研究生考试与其他考试有所区别,硕士论文其专业性质决定其考查知识点综合且理解难度较大。本科期间基础课程的掌握有利于医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做到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的有机结合,形成以疾病为主干,贯穿各科内容的复习总线。

  有效掌握基础医学,首先,增强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质,助其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其次,提高未来医生的专业水平,降低临床误诊率和漏诊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再次,能够为临床中出现的相关现象和问题做一些基础性的实验和研究。同时,可以从病因诱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学改变等方面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提出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预后措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1.提高自我认识。正确认识医学生的身份、肩负的重任以及基础教育对于自身、患者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观念和理想。这样,才能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如饥似渴的求知欲望,并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去。

  2.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业成绩的重要条件。医学生在学习过程应针对各科目的学科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勤于归纳总结,巧妙联系前后知识点。

  稳抓“三风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学生干部在教室学习园地和宣传栏实时更新医学前沿信息,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院适当安排学习经验交流会或举办知识竞赛、讲座等,以达到知识的共享。教师应一改往日传统的说教形式,在基础课程学习开始及过程中,适当地结合临床内容,由临床问题引出要学习掌握的基础知识,对一些基础理论进行精辟和深入的讲解,使学生真正掌握,增强摄取新知识的本领。

  实践活动是完善基础知识的重要手段。医院应多开展一些志愿活动或组织生产实习,学生才能把理论知识学得更活,而且记忆持久、巩固。同时,医学生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与参加各种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其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才比较完善和全面,才能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各种能力。

  医学生承载着未来医疗卫生发展的希望,应加强基础课程的学习,并不断探究创新。只有将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临床实践中,将来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学事业接班人JBO竞博!

  [1]李玲,沈勤,沈梨芳.医学院校大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中华护理教育,2013,10(5):199.

  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改革是一个全球性的课题,发达国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反思传统的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计划的弊端,提倡多学科融合的横向或纵向课程体系。强调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渗透,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例如国外一些知名医学院(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大胆地打破了传统医学教育板块结构,组建了新的课程体系,把整个基础医学教育分为人体结构、器官代谢及功能、药理、遗传和胚胎及生殖、微生物与人体防御、人体神经系统及行为、人体系统病理生理学等七个部分,侧重进行各基础医学学科之间的有机结合,将所有课程分为形态学课程(解剖学、组织学、病理学)、机能学课程(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等)以及涉及内外环境相互影响的课程(免疫学、微生物学、基础药理学等)并分别组合成模块,集中授课,较好地发挥了不同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促进作用,有益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入掌握。国内一些重点院校将14门传统基础医学课程整合为正常人体学、细胞分子生物学、医学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药理学6个新型学科群课程,改变了学科自我封闭、自成体系,分割过细的状况,整合了学科之间的知识,课程内容体现融合与交叉,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医学知识的理解和贯通。浙江大学医学院从整体上改革基础医学教学课程体系,将基础医学课程按人体系统进行整合为基础医学教程导论和基础医学各论二大部分,使医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更符合认知规律,提高学习效率。医学是实践性很强的科学,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十年来,国内绝大部分医学院校都完成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培养学生的综合医学知识和应用能力出发,对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一体化设计,打破学科界线,将传统分散在各个基础医学课程中的实验课内容,进行了融合与优化,尽管各校进行的方式不尽相同,但都组成了涵盖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容的五个方面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即人体解剖学、形态学、机能学、分子医学、病原学课程。各实验教学课程模块根据教学目标重新制定了实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学指导,减少验证性实验,组成以综合性实验为主的新型实验教学体系,加强了形态与功能、基础与临床、教学与科研的联系。新型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块的实施,全面提升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内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医学教学是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现行的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在基础学科的教科书中,基础的味道愈来愈浓,也愈来愈“纯”,与临床的联系却愈来愈少。由于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各学科都过于强调本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重要性。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强化的专业取向使他们无意与临床教学交流与合作,习惯或拘泥于传统学科范畴;一些基础医学教师在长期的理论课讲授中愈来愈缺乏相关临床知识的呼应、丰富与延伸;而且过分强调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和循序渐进式教学法习惯,造成了前期基础与后期临床相脱节、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的状况,加之学生的认识有限,对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具体的实践中也有所忽略。根据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2001)“本科医学教育国际标准”提出的“课程计划应该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整合”的要求,加强基础医学教学与临床医学教学的结合,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认识,形成新的医学教学模式,对提高医学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医学教育的整体水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基础课和临床课有机结合起来,是医学基础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近年来一些医学院校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将解剖学、组织学和病理学等形态学课程以及生理学、生物化学等机能学课程分别组合起来集中授课,授课中有目的地渗透临床医学内容;在后2年的临床医学课程教学阶段,又再次联系组织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基础知识来学习,以加深对疾病发展和转归的认识。在与临床联系比较紧密的基础医学课程(如解剖、病理、病生、药理等),适当邀请临床教师讲授某些章节是有必要的。例如,聘请外科医师讲授解剖学课程,聘请临床医师或从事药学研究人员讲授病理生理学或药理学课程。这样,临床医师可以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新的临床研究成果带进课堂,理论联系实际,基础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应充实和丰富基础医学教师的临床知识,基础课教师应不断学习和掌握临床医学的新知识和新成果,克服基础和临床知识之间的脱节,使自己的教学更生动活泼,引入入胜。基础医学教师如果长期不参与临床实践活动,不接触患者,就不可能联系临床进行教学。就目前我国大多数普通医学院校的医学教育现状来说,基础医学教师参加一定的临床见习或实践是加强基础与临床结合的最有效途径。目前国内很多医学院校广泛倡导的在基础医学教学阶段应用“案例教学”或“病例讨论”式教学.目的就是要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临床工作的思维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促进基础医学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

  为提高基础医学的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改革传统的“填鸭式”和知识灌输型的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医学教育工作者一直关心的线年代开始,PBL教学法(problem一basedlearning),即在教学方式上,采用“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或“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PBL教学法倡导的是以问题为引导,学生自学讨论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学生就学习遇到的问题自己组织发言和讨论,老师作必要的引导和答疑解惑,充分给予学生和老师交流的机会,改革了广泛性的理论教学为针对性的讨论式理论教学。该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处理实际问题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随后逐渐被很多高水平大学所采用。目前,PBL教学方法在我国很多高等医学院校得到广泛开展,近些年来,无论是基础医学教育改革研讨会还是基础医学教育相关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PBL教学方法改革的内容占了大量的篇幅,这种“以问题为引导的学习模式”在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在基础医学教育改革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改革的根本,重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鼓励学生参加课堂讨论,培养其创造与开拓能力,这是医学教育改革成功的关键要素。课程改革和PBL教学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这项工作的难点是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在基础医学课程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课程体系是教学过程的三个基本要素,教学模式上以教师为中心在我国教育体制中占据主导地位,要使教师从“以学科和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学习为中心”的理念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实现知识、素质、能力的培养的重要前提。尽管如此,国内一些高等医学院校就如何开展PBL教学法因各校在教学条件、教师资源、学生数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不尽相同,如省属普通医学院校因扩招学生数量大、教师不足,要在教学活动中采用小组讨论形式进行师生双向交流实际上具有很大的难度,更多的是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启发式”、“案例式”等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采用学生分小组讨论形式、师生双向交流互动式教学多在实践教学中进行,或在学生的第二课堂开展。无论如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是当前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为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等中医药院校新兴专业应运而生,如我校陆续开设了公共管理、医院管理、法学、医学英语等非医学专业。这些专业培养目标并非是医护人员,但毕业后的工作大多数都与医疗相关,这就要求该类专业学生具备一定的中医学知识背景[1]。因此,在这些专业的课程设置上都开设了一些概论类中医课程,使该类专业学生在扎实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些中医学知识。《中医学基础概论》为我校针对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整合而成,分上下两部。该课程建设的目标,即通过合理精选内容教学,组织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等,为非医学专业学生提供一个结构较为完整、合理的中医学知识框架,使其能够利用有限的课时达到对中医学基础知识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对以后工作有所裨益。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是课程的具体化[2]。目前所使用的《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是由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四门基础课的内容组合而成,编制时虽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整合,删除了一些重复的部分,但四门课程基本还保留原课程的基本框架结构。但由于篇幅所限,很多篇章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缩写,使得该教材成了四门基础课的缩写版,这就造成了该门课程知识点繁多,内容庞杂,几乎涵盖了四门课程所有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由于课时数有限,讲课时教师不能缩减授课内容,对于很多知识点只能点到为止,无时间深入展开。对于学生来说,在很短的时间内既要理解和掌握大量生疏拗口的术语,又要了解或掌握各种中医理论的内涵、特点、功能等,加之老师没有时间就一些难点进行深入分析,使得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感到困难吃力,并逐渐失去兴趣。因此,根据非医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结合非医专业的实际需要,组织编制更为适合的教学大纲和修订特色教材,成为非医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该课程开设已近十年,笔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的思索,对该课程在教学大纲与教材的编写提出一些探索性建议。

  理、法、方、药是中医学关于诊断与治疗操作规范的四大要素,也是贯穿应用中医理论、诊法、治法在临床实践中的思维方法,体现了中医的优势和特色。《中医学基础概论》包含的中医学最重要的四门基础课程,也正是理、法、方、药四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因此,在教材编写时,建议打破原有四门课程的界限,将所有知识点重新整合,按照中医理、法、方、药的思维逻辑关系合理取舍教学内容,注重前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得整本教材的内容沿着一条主线贯穿下来,显现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具体讲,可在总论中重点介绍中医学的特色,以及中医临证的特殊思维方法,然后按照:理――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学说,法――中医的特色诊法和辩证论治方法,方――体现治法的经典方剂,药――构成方剂的常用药物,组织归纳全书内容。在编写过程中要合理选取教学内容,与主线关联度不大的内容该删除的就删除,该简单介绍就简单,对于一些核心的理论与知识点,尽量详尽介绍,但也要考虑非医学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论述要通俗易懂,不要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

  在确定整本教材主线的情况下,我们要反复琢磨教材内容,对涉及的四门基础课程的各个知识点进行综合和融合,这种融合不是对具体知识点的简单叠加,而是通过一定的逻辑结构和合理比例,将相邻学科的相关知识内容糅合在一起。中医学理论自成一体,其各部分内容常相互佐证或互释,在论述某一基本理论时往往要涉及后面章节的内容,甚至是中药学、方剂学或其他专业课的内容,例如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则会涉及藏象、诊断、治则、药物等各方面的知识,这就为多章节知识的融合提供了可能性,但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相互印证关系,也为内容的整合设置了难度。因此,我们在融合相关教学内容时,应该打破以前的章节框架结构,重新梳理整合各知识点内容,每个知识点只保留核心内容,而其他相关的或外延性的内容,分散到其他相关章节。如上面提到的阴阳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部分,可以从阴阳五行学说中删除,而在藏象、诊断、治则等章节编写中,体现该学说对各部分的指导作用。如此整合不仅可以避免各章节之间内容的重复,简化教学内容,而且加强了相关章节之间的联系,显示了中医学知识的整体性与相互关联性,也使教学实施更具有现实可行性。

  中医学是祖国的传统医学,至今仍以特有的理论体系和卓越的诊疗效果独立于世界传统医学之林。中医学孕育于中国传统人文土壤之中,与西方现代医学有明显的异质性,具有其独特的思维方式,比如较多地运用哲学思辩,甚至直接借用哲学原理阐述医学现象。因此作为中医学概论课程,不仅仅在于给学生传授一些基本的中医知识,更为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构建中医学自身的思维方式,自觉运用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理解和看待生命现象,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和把握中医学整体观念、辩证论治的精髓。这就要求在教材编写中要彰显中医学的学术特征,在不同章节内容设计时,注意渗透中医“天人相应”、“阴阳五行”、“辩证论治”等基本观点,注重对中医经典理论的引用,使得全书显示出浓郁的中医特色。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限的课时,使学生受到独特的中医文化、中医思维等熏陶,最终能够感悟中医,喜欢中医。

  综上所述,针对当前非医学专业《中医学基础概论》教材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在教材编写和教案制定上进行探索和改革,从非医学专业的功能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按照中医学独特的思维逻辑关系,精练浓缩中医学基础知识,优化知识框架结构,编写一本高度融合的、专门针对非医学专业的综合性中医教材,将有利于非医学专业学生获得良好的中医学背景知识,对复合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课程考试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考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改革同样如此。医学生在结束基础课程学习、转向临床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基础学科知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很容易产生遗忘,不利于临床课程教学的开展[1]。近年来,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改革不断兴起,特别是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工作开展以来,基础医学课程考试改革出现综合化考试改革倾向。如第二军医大学从1996年起就开始进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考核范围涵盖解剖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及病理生理学6门课程。第三军医大学从2007年起开始实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就基础医学课程考试现状而言,我校依然采用按课程体系分课程进行基础医学课程考核,提出推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改革。而如何搞好基础医学课程综合考试,是我校临床医学专业认证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实施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通过学习更好地掌握基础学科的理论知识,以利于临床学科的学习。

  2.2具体做法实施对象及安排: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对象为2011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共288人参加考试。考试内容主要涉及5门学科: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医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涵盖了医学基础主干课程。题型采用主观题和客观题,包括名词解释(2分)、填空题(3分)、简答题(5分)、单选题(10分),每门课程20分,分别由各个教研室命题,后由学院教务办汇总后形成综合考试试卷。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内容为各门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占90%,了解的内容占10%。考试结束后分别由各教研室批改汇总后形成总成绩。虽然基础综合考试没有单独的学分,但总成绩列入毕业考试中总成绩中,占毕业总成绩的20%。最终考试不合格者参加毕业时补考,其成绩影响学生学位的评定。

  2.3成绩分析从本次考试所含5门课程的成绩来看,学生对基础医学主干课程的掌握欠佳,在知识掌握的准确和牢固程度、综合及灵活运用程度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而且个体之间的差异较大。对于间隔时间长、知识点多,课程难点多、逻辑相关性不够强的课程,考试成绩偏低,见表1和表2。

  3.1考核方式本次考核为闭卷考试,考核方式较为单一,未能充分利用诸如口试、讨论、论文报告等多种考核手段。闭卷考核方式就是一张试卷、多种题型JBO竞博、标准答案,最终的结果就是“一卷定乾坤”。这种单一的考核方式就使得一些能力性考核的内容受到了限制,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是极其不利的,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考核,而忽视或不重视实践部分的考核。

  3.2命题情况试卷存在着一些需要认线在题型的设计上,首次采用了常规题型,选择题只有单项选择,没有A2、B型及X型题,与执业医师考试的题型衔接不够紧密;2每门课程的分数设定过于平均,5门课程每门20分,没有其侧重点,联系临床知识不够紧密,与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吻合度不高;3在命题上基本属于教研室单干,彼此没有共同研讨,课程之间内容有些脱节,基础课程之间衔接不够完善。

  3.3学生答题总体而言,学生成绩不理想。首先,学生考试目的不明确,对考试前的复习工作不够重视,大多数同学是通过短期的突击复习,导致基本理论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得分率不高,名词解释、填空题得分较低。其次,考试内容受限于教材,致使学生对知识死记硬背,而忽视对知识实际运用能力的考核,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综合分析题得分率不高,如论述题得分较低。最后,学生的生源基础对成绩有一定影响。

  3.4组织管理首次基础医学综合考试没有制定关于考试管理的规章制度,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评价机制。主要由学院经教学委员会讨论决定,学校没有参与,教学内容、考核内容及方式由任课教师自己决定,没有很好地执行“考教分离”和“考改分离”[2,3]。学院尚未形成基础医学综合考试的模式和长效机制,学生参加综合考试的积极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对考试前的复习工作不够重视,造成成绩普遍偏低。

  4.1采取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1笔试改革:首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的要求组建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试题库,增加病例分析,从而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时加大考试难度。2增加口试考试:首先设置口试题目的内容及数量,学生抽取口试题目后查找文献、综合分析、设计答案内容,一周后与教师面对面进行汇报。口试题目注重突出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知识的衔接,达到多学科综合的目的。3增加实验技能考核:增设医学形态实验学、分子医学技能、机能实验技能考核,由基础医学实验中心安排完成。

  4.2构建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试题库试题库的构建依据临床医学教学大纲,包括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病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等5门课程的试题。试题库命题方案要求考试内容为各门课程标准要求掌握和熟悉的内容占90%,了解的内容占8%,超大纲的内容试题量占2%。试题的题型采用客观题型中的A1型(最佳选择题肯定型)、A2(最佳选择题否定型)、B1型(配伍题)和主观题型的填空题、名词解释、分析题等题型。要求以客观题为主、主观题为辅,两者比例约为7∶3。试题的难易程度适中,题量适中。考试内容不拘泥于书本中的理论知识,减少机械记忆和知识再现形式的客观性题目所占的比重,提升能够有效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才能回答的主观题的比重,注重理论结合实际,增加综合性知识和能力测试的考题,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建立十套基础医学综合考试试题库,每次考试由学校考试中心随机抽取。

  4.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首先提高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和基础医学综合考试作用的认识,以综合考试的平台促进学生对基础医学课程的学习,为专业课程提供坚实的基础;其次,在基础医学教学内容改革中,应逐渐转向学生对基础学科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单一学科,而是以人体器官、系统为基础将基础医学学科知识有机整合起来,逐步形成系统的基础医学知识结构,构建新的基础医学课程群;再次,教师不断改革基础医学教学模式及方法。基础医学课程远比临床课程抽象、枯燥、繁琐,又是最初接触学科,学生很容易因理解障碍造成畏难情绪,忽略基础医学的重要性,致使基础知识与临床疾病脱节严重。采用多种教学模式和方法,如针对难教、难学的特点推广临床知识与病例分析法综合教学模式[4],在教学中密切结合临床应用展开论述,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将基础医学应用在实际的临床中;可适当推行PBL教学法、病例讨论法、学生小讲课等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增加学习的针对性与目的性,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习惯教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在查阅文献、分组讨论、探讨分析病例的活动中,了解基础知识对临床医学的重要性,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知识融合,提高综合素质,也为临床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教师应加强知识的学习,通过课程进修、教学竞赛等手段不断提高教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升基础医学教学质量。

  课?题:本文系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重点立项课题成果。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改变了枯燥的知识灌输,将知识融于工作实际中,提高了学生的技能素养和职业成长性。根据医学职业教育的特点进行改革,使高职医学生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改革的热点所在。

  教育部2006年16号文件对高职教育是这样论述的:要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要改变学习模式,改变后的学习模式要和具体工作相结合,即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以学生的工作需要为准绳,工作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将学习过程穿插在工作过程中,做中学、学中做。

  该教学模式已经进入各种类型的高职院校,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但是,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不能生搬硬套。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理论知识够用、实践能力较强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注重一线岗位能力的培养。例如,高职工科院校培养的是面对生产线的技工人才,他们只要能够熟练操作这个流程就可以了。而高职医学生面对的是卫生工作岗位,这种岗位有自己的特点。

  第一,作为医务工作者,高职医学生将来的工作对象是病人,而现在的病人都很注重健康,也了解一些健康理念和医学常识,这就要求医生要有一定的医学内涵,能为病人提供较好的服务。

  第二,医生岗位是在准确把握病情的基础上提供技能服务,对病情的诊断尤其重要,考验的是医生的知识储备,只有拥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治病的过程是医生的技能服务能力的体现。在医生岗位上,知识储备和技能服务能力并重,知识储备对技能服务起到支撑作用,甚至知识储备对从医人员的影响更大,因为这决定了他们的服务方向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由于忽视了卫生职业教育的特色,导致在高职医学生在知识储备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对学生的知识储备是将来工作的基础认识不足。有些学校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改革流于形式,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强调的是知识的选择性和传授方式,它也强调内涵,只有在注重内涵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工作。而现在很多改革过多地强调技术服务,而对知识储备的教育不足,把高职医学生培养成了技工。

  二是对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整合缺乏科学性。有的学校把基础课程一刀切,或是缩减基础课程学时,只上专业课程并且多数是练习操作。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的基础,如果把基础课程砍掉,学生将来从事医学工作时,没有知识储备,就无法正确诊断疾病,更谈不上治疗了。

  医学生将来从事的医务工作要求医学知识与技能综合应用,高职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同等重要。

  公共素质课在保证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和专业品质的前提下,适当减少公共素质课的学时。

  基础课程是为专业课服务的,明确基础课为专业课程提供的理论支撑,可将目标不明确和只提供少量基础知识的课程去掉或融在后续课程中。

  专业课教学内容的删减不能仅从工作过程来考虑,专业知识的传授应该考虑医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专业课改革除了整合、序化教学内容外,还要改革教学方式和手段,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基于工作过程的改革提出了一系列的工作任务,有些课程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开发新的课程。在课程开发时,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内容的选择,二是内容的优化组合。课程内容分为理论和操作两类,理论教学要考虑学生对知识的建构过程,即按照学习规律来整合、序化;操作教学要考虑实际应用和学生的习得。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才能满足市场和学生的需求。

  总之,高职医学院校的改革要按照医学职业的特点进行,绝不能照搬工科院校的模式,要考虑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职业医学教育才会越办越好。

  [1]王媛.医学生职业生涯辅导模式建构的新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4(8).

  [2]宋丽花.高校学生知识管理现况及改善策略[J].甘肃科技纵横,2014(11).

  论文摘要:中医药高等教育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在取得长足进步的同时也幕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如何使高等中医教育传承优秀的中医药学术传统和思维方式,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是中医教育学界长期以来的努力方向。本文通过时现行中医药教育进行思考,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

  高等中医药教育50余年来进行了很多适应社会变革的改革,初步形成了系统的学科群体和课程体系。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国中医药院校在校生人数为80,637人,至2005年达到303,075人(《全国中医药统计摘编》),办学规模翻了两番;多数中医药院校的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由原来的6一7个增加到20个左右。但是受现代大学制度和西医教育模式的影响,高等中医药教育仅仅依赖单一的院校教育模式,并且根据临床实际要求,中医院校学生中西医两套理论都要学。基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独立的理论和临床教学内容,培养的中医院校毕业生中医思维和中医实践能力不尽如人意,在继承和发扬中医药学术上也显得不足,部分学生甚至面临中医不精、西医不通的尴尬局面。

  院校教育往往只注重单科的专业知识传授。课程设置不完整、没有依据完整的中医学知识结构来完成教学任务,相关经典医学文献学习不够,忽视对中国传统文化等中医药理论形成的外部因素的了解和学习,使得学生出现“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高等中医教育一直沿用基础课程、临床课程、毕业实习三段式培养模式。中医学人才成长缓慢,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被割裂为相互独立的两个阶段,使得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临床中医技能不足,更缺乏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从而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师徒传承的传统培养模式弱化,纯正中医后继乏人。作为中医院校,临床实践是整个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培养目标的实现。但是由于扩招、培养目标不明,带教老师水平参差不齐以及临床实习基地西医化等因素,临床实践中中医比例过少,缺乏纯正的中医治疗,教师和学生都偏于西医知识的深化学习,或者西医诊疗操作的锻炼,忽视中医知识的讲解和运用,忽视锻炼学生的中医诊疗思维,长此以往,学生的中医基础知识渐渐弱化,中医临床基本功逐渐减弱,中医思维慢慢被西医的思维模式所取代,不能处理好中西医的关系,使中医实习没有达到应有的目的。临床中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中医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高等教育法明确规定,高校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但从目前高校的学生培养过程来看,对学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传授比较注重,对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度却显得不足。

  中医离不开创新,而创新离不开科研。目前的中医教育既要有中医的创新性,又要凸现出中医的理论与思维,从科研中领会中医理论的奥妙。然而,部分高等中医院校不注重锻炼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科研技能,许多中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与实验室技能十分差,中医毕业生缺乏基本的科研思维和方法,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不具备科研优势。

  如何使身处21世纪的高等中医教育和中医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术传承发展相得益彰,既传承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又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探索出不断进步的中医药教育规律和培养方式,中医院校必须进行办学目标、发展战略等宏观层面的思考,还必须在培养模式,尤其是在临床教学中保持和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克服套用西医办学模式的负面影响,从中西医学发展规律的差异进行反思。

  高等中医药教育是中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遵照中医药自身的发展规律和特点去办学。中医药不同于西医学的学科体系和思维方法,决定了中医院校应该努力探索办学道路,开展试点,确立具有自身特色的办学道路。当务之急是要深刻思索中医教育的主要任务,继承中医药传统思维和方式,以培养具有中医传统文化基础和具有在中医领域进一步深造和有发展潜力的学生为目标,跳出固有的中医教育体制,顺应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拓展思路,敢于开展并确立新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

  多年来,各界对于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争论一直未有定论,普遍认同的是要遵从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准确地体现中医药学的知识结构体系,中医学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中国传统文史哲和自然知识以形成文化观念和思维方式;学习中医药的经典医著以确立中医药学的概念和体系;学习中医药治疗方法,包括中药、针灸、推拿、按摩、导引、食疗等疗法。

  对于西医知识的学习,各界也持有不同观点,在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贾谦教授的《中医药战略地位研究总报告概要》中提出:“能否不要让中医药院校学生学习西医和外语课程,将来工作需要西医知识和外语时,可以再脱产学习。起码应允许一半中医药院校以纯中医药院校方式存在,同时,应允许师徒传承方式的存在,并给师带徒出身的人以一定的学术地位。培养兼具中西医知识的人才应该由西医院校承担此项工作”。笔者认为,在目前中医院校普遍学习西医基础课程的现状下,培养中医药学生最重要的莫过于建立中医药知识结构,加强中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核,加大中医经典的学习深化,扩大中医传统文化必修课程的比例。当学生在学习初期接受中医药传统文化的熏陶,牢固地掌握了中医药理论基础的辨证论治体系后,再学习必要的西医知识。中西思维的碰撞建立在基本理解中医内涵和确立中医整体观的基础上,那么,中医药学生也会更加客观深人地看待中西医诊断思维和治疗方法的区别。

  中医经典是中医药学独特理论和临床诊疗体系的基石,但其内容比较抽象,主要依赖于人的理性思维去学习和体会。因此中医专业思想的根植,是一个临床实践与理论学习不断反复的过程。中医的院校教育应以中医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内容为重点,使学生能透彻地理解中医最基本的原理,在此基础上加强中医的临床技能的学习运用能力。

  因此,应该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的同时,进行临床跟诊、见习,也就是在贯彻“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基础上,注重学生学习中医经典和临床见习的同步性。可采取多种形式,如通过临床典型病例中医讨论、临床见习、中医门诊跟诊,或者经典与临床的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学生学习中医经典理论课程的同时,接触实际病例,在临床上培养中医经典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经典并及时深化理解经典、运用经典的能力。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在本科教育和七年制教育中,以医学知识基础为根基,加强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训练。为了巩固中医学生的基础知识,从学生人学的第二个学期起,每学期组织学生参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诊断学基础》五门课为主的“中医基础知识竞赛”,历年的考试成绩将作为进人临床实习的先决条件,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并在实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注重提高实践课的比例,规定实践教学应占整门课程的30 %。实践学习时间的增加能帮助学生理解、消化抽象深奥的基础理论知识。70%的理论学习时间基本保证了理论教学的学时数,也为提炼实践知识留下了足够时间。

  现今的中医药教育主要采用院校教育的形式,具有传播知识的信息量大,传授的知识标准、统一、规范,受教育的普及率高等特点。相对于院校教育,师承教育注重传统文化学习,中医基础知识较扎实,有利于继承教师独特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因此将中医药教育的师承教育和现代的中医药院校教育更加有效地结合将更加有利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

  在现有的中医教育体制中适当的方式是在学生的临床课和临床实习中实行导师制。这样,可以使医有专长的教师培养学有专长的学生。同时可采用多种形式的师承教育,如普及性的师带徒和高层次的师承教育,既有利于继承老一辈中医名家的个人经验,又有利于从业个体在潜移默化中领悟中医学丰富的理论内涵,把握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和独特的临床经验,增强人才队伍对中医的信心。

  针对近年来中医院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承教育的模式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面对这种情况,可以采取“一代带二代”、“跨学院、跨医院、跨地区”的模式进行师承,甚至可以试行优秀的中医药博、硕士研究生辅导本、专科中医药学生的方式,在实践中检验成果,不断的修正培养方法。

  根据邓铁涛等巧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倡议,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为试点,创新传统“师带徒”模式,发挥“集体带集体”的优势,全国名老中医带徒中青年骨干,由中青年骨干带徒学生,师生定时见面,进行生动的授业解惑,并且实行定期的不同的名老中医跟诊制度。该举措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毕业后均受到了就业单位的一致好评,不仅掌握了扎实的中医药知识,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而且拥有开阔的思维,在掌握自己导师的基本思想的基础上,还不同程度地吸纳了其他老中医的医学思想。

  中医药的基础是继承,但是创新才能促进中医药的进一步发展。中医院校也应担负起培养中医药科研人才的重任。中医药学生也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了解统计学、系统论等理论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学,以便于能够完善中医学理论体系,发展中医,同时要避免一律以西医的思维方式和设计方法进行中医药的研究。

  基础医学病例研究教学作用基础医学教育是医学生学习医学课程的必经过程,基础医学包括生理、解剖、病理、药理及微生物和寄生虫学等。这些课程量大且内容多,知识抽象,特别是刚入校的职业学校医学生,学习困难大,死记硬背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这种方式的长期发展就会导致学生对医学学习失去兴趣,也失去探索医学奥秘的动力。长此下去,不但影响临床课程的进一步掌握,更会导致将来开展临床工作后,在医疗实践工作中照搬生套,没有建设性开展医疗工作的能力。我校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在基础医学学科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病例研究是近些年被广大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病例教学就是通过设置典型病例,在该病例中将临床症状以常见方式展现,通过分析临床病例来和基础医学理论相联接。通过分析、推理和判断,帮助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在病例分析中穿插理论教学知识点,使学生在头脑中把相应的知识点通过临床症状建立联系,产生深刻印象,建立大脑反射模式,形成病例判断分析程序,为学习和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和习惯。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将病例教学法更深入开展,加重病例教学在课堂中的比重,侧重学生病例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消化基础医学理论,让学生形成立体的基础医学理论模式。

  病例教学方法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展,但是教师应用起来参差不齐。现在编写的中职及高职教材都强调将知识点活化运用,往往都要求引用病例在教材中,特别是一些职业学校的教材,病例更是占教材内容相当篇幅。但实际教学应用中,教师往往习惯于以往的教学思维,在教学过程中主导应试教学,强化学生掌握常规固定知识点。病例只是部分学生在课后随意阅读的内容,毫无实践应用价值。有时教师也受教学学时限制,无法开展病例教学,更谈不上病例的深入研究。例如,中职病理教学,教材要求学时72学时,72学时中既要完成基础病理学内容,又要完成病理生理学内容,每堂课内容知识点遍布,教师总感觉一直在讲,学生一直在听,但每每下课时都是仓促收尾。更深一步存在的问题,就是现在的中职基础医学教学注重知识点的细化掌握,考试内容固定死板,学生必须掌握教材的条条内容,才能完成考试。这种现状造成的结果,就是教师无法抛开期末考试成绩来开展病例研究。

  病例教学中,病例是教学的核心,学校倡导基础医学教学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在教学中的开展首先要求病例设置要科学、合理。我校要求基础医学解剖、生理、病理学科建立专业病例库,每节教学内容完全围绕病例研究来开展。建立病例库要求专业教师将知识点梳理后,寻找、选择、设计病例,让知识点潜藏在病例中,让学生通过浅显易懂的临床症状,深入追寻其内在原由根理,从而通过自主探知,培养临床思维能力,完成医学教学目标。病例库的建立激发教师到临床工作中寻找典型病例,将典型病例与教学中常遇到的问题结合,对典型病例进行适当的编撰,并紧扣病例设置问题,对病例灵活应用。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将每个知识点用病例串联在一起,在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典型的具体病例,经过精心设计、推敲,引导学生层层深入展开分析研究,既融合知识性,又要有一定趣味性,让学生的兴奋点能紧紧的围绕在学习中,从而让学生学会概括知识要点,便于深刻理解和把握。

  病例研究方法在我校实践开展效果显著的原因,除了专业设置课程病例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考试内容完全以病例形式设置。学校自2002年成立无纸化考试系统后,无纸化考试覆盖基础医学全部学科。题库最早建立中,病例题比例只占10%~25%,近几年通过病例研究教学后,病例题量已经提高到总题量的80%~90%。教师在开展教学中将病例研究结合到考试应用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关注力,也将教师对教学的研究集中到病例的采集、设计、应用中。

  以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多是以教师为中心形成的灌输式教学,枯燥被动的学习,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2009年,基础医学等科目期末考试成绩不及格率高达35%。2010年,我校在2010级护理班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病理科目中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法,为对比教学效果,应用两种教学方法在同一年级专业学生中开展教学,最后通过学生的卷面得分情况,来探究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医学基础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效果。2010级护理10个中专班分成两组,5个班仍是采用传统理论讲授法进行教学,另5个班则教师授课全程以病例研究为主导。病例研究贯穿课堂始终,教师在教学中侧重教授学生研究能力,通过研究病例来理解基础理论知识点。期末考试应用相同试题考试,采用病例教学法的教学班不及格率为11%,而另5个班的不及格率则为32%。通过对比,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来开展基础医学教学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成绩。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强化知识的应用能力,更能实现培养有创造力的实用型医学人才的目标。通过三年的教学实践开展,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医学基础学科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基础医学教学中不断强调的一个重点,就是与临床医学相结合,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到临床实践中,通过掌握的基础医学理论解决临床医疗实践中遇到的复杂问题。病例研究教学模式对开展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可以促进教师综合教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开展教学中,不再只局限于传授书本上的规则和理论,而是将各章节的难点和重点,精心设计在病例中,创造出让学生身临其感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索,找到因果关系。我校通过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应用病例研究教学模式,使基础医学教师不断增加了临床实践愿望。3年来,共有6名教师到本市三甲医院临床实践,在实践中教师通过经历的临床病例,把基础医学理论教学内容进一步巩固、活化,教师的教学技能和业务水平不断提高。

  医学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讲述正常人体的生物化学以及疾病过程中的生物化学相关问题,随着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病机制如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免疫性疾病等要从分子水平上才能解释,同时,生物化学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诊断疾病、监测病情、判断药物疗效和疾病预防等方面,因此,对于医学生而言,生物化学这门课程掌握与否不仅关系到其它医学相关课程的学习效果,而且与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密切相关,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但由于该课程中抽象的概念、复杂的化学结构、繁琐的代谢过程、与临床医学知识的脱节,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使之成为医学基础教学的难点课程之一,教学效果不佳,“生化=神话”已经在历届学生中广为流传。关于如何提高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本文结合多年来教学经验,进行了以下几点教学探索与反思。

  医学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重要生物分子如蛋白质、核酸、酶和维生素等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大分子物质如糖、脂类、氨基酸、核苷酸的代谢与能量代谢以及各种代谢途径间的联系和调节;分子生物学基础即遗传信息的表达;重要器官正常代谢过程以及异常代谢时与临床相关疾病的联系。教师除应全面准确掌握教学内容外,在授课时还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取舍,合理设计和规划教学过程,在有限的课时内,优化教学效果。

  与医学不同的其他一些专业比如食品、化工、农学等也开设了生化课程,不同专业的生化课程有其各自的特点,而对于医学生物化学来说,在教学内容上,应加强医学与临床的联系,反映医学特点,适应医学发展。如对于“物质代谢”这部分内容,教学时适当精简大部分物质繁琐的代谢过程,把重点放在讲解反应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调节以及与临床的联系。以酮体代谢为例,只对酮体生成的过程作以简单说明后,重点讲解酮体生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及其调节、酮体生成的生理意义以及糖尿病患者为什么会出现酮体酸中毒?另外,以前对“分子生物学基础”这部分内容只做简单了解,但随着对疾病的认识进入分子水平,这部分也要增加教学内容,比如与肿瘤生长相关的癌基因和抑癌基因、某些遗传病的发病机制等这些医学研究热点问题都应让学生掌握。当然,在组织教学内容时精心选择的医学临床实例要与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使得学习走向“误区”。

  生物化学作为前沿学科,其进展快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在原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需要不断地充实新内容与新观念,及时摒弃陈旧内容,将临床最新研究介绍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备课时注意前沿新知识的补充,搜集反映最新学术进展的文献资料,精心阅读生物化学原版英文教材,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例如向学生们介绍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新进展、肿瘤标记物的应用、乙肝的最新治疗方法等,紧跟学科发展,及时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及时掌握前沿知识。

  教师自身知识的储备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生物化学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作为生物化学教师,应该明确生物化学在医学课程学习中的重要性。一名合格的医学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单一的本学科知识已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应该具有全面的医学知识储备,只有掌握深厚的医学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够将生物化学基础知识与医学其它专业课以及临床医学知识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如何对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以及对致病原因和机制进行探讨。如在讲酶原激活和同工酶的生理意义内容时,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结合起来,解释急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预防。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生物化学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临床问题,可以为医学生今后开展临床医学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要使教师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储备,关键是要大量阅读与医学相关学科的书籍,收集与临床实际联系的资料。除必须通读医学教科书外,还应大量翻阅医学期刊及专著,查找与生物化学联系的病例分析以及与医学相关的生化研究的最新进展。只有教师不断地获取知识充实自己,并能灵活应用到教学中去,才能使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针对教学过程中,医学生普遍认为生物化学是难理解、难记忆、难应用的课程,由此所导致的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采用灵活正确的教学方法,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尤为重要。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