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北京协和医学院用他的名字命名了一JBO竞博栋楼

发布日期:2023-08-06  来源:

  JBO竞博随着北京协和医学院基础学院可胜大楼在9月10日举行的揭牌仪式,林可胜这个闪亮的名字被再次提及。

  他是中国现代生理学的奠基人之一JBO竞博,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生理学系主任,创建了“中国生理学会”,在抗日战争期间组建中国红十字会救护总队并担任队长……他为祖国做出的贡献远远超出了科学的范围。

  1925年,时年28岁的华人科学家林可胜被正式聘为协和医学院生理系的系主任。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任命。

  北京协和医学院最初是由洛克菲勒基金会 (旧又译:罗氏基金会) 资助的,美国人在华创办的学校。1921年协和医学院正式开始本科教学时,共有教员39人,其中有9名中国教师 (4人是讲师、5人是助教) ,副教授以上级别的教师和系主任均由外籍人士担任。

  林可胜是北京协和医学院历史上第一位华裔生理学系主任。在他之前的生理学系由英国人克鲁克·沙克 (Cruick Shank) 负责,此人被认为性格孤僻、难以相处。

  校长麦克林 (Franklin C·McLean) 和继任校长胡恒德 (Henry S·Houghton) 对他的印象都不好,认为其领导的生理学系不仅和药理学系合作糟糕,而且过于重视自身,不愿意和内科合作。

  学生对其也不满,觉得他“既不善于讲课,又缺乏实验示范能力,但考试时却出难题、偏题, 评分苛刻。

  林可胜就职后,生理学系的面貌很快焕然一新。他同解剖系、药理系合作积极且愉快。在学术研究方面,林可胜的热情和旺盛精力给学院同仁留下了深刻印象;在教学上,他也敏锐地指出生理学系存在的问题——教师过于注重指导,学生动手能力弱,鼓励学生更加自信地进行独立研究。

  在2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生理学只有少数外籍人士及我国学者进行一些零星的研究工作,主要关于中国人的生理正常值。因此,该时期只被认为是我国生理学的萌芽时期。

  林可胜意识到我国生理学应该有自己的学会组织和学术刊物,以促进学科更快发展。他于1926年发起并成立了中国生理学会,并当选为首任会长。翌年,他又发起由学会创办的《中国生理学杂志》 (英文版) ,并被推举担当主编。

  该杂志是当时中国生命科学领域的唯一杂志,范围覆盖了生命科学多个领域。主编杂志的还有香港的安尔 (H.G.Earle) 、协和药理系主任伊博恩 (B.E.Read) 和协和生物化学系主任吴宪 (协和第二位华裔系主任) 。

  《中国生理学杂志》刊载的文章质量很高,在三、四十年代甚至出现了当时在澳大利亚的英国神经生理学家埃科斯 (John Eccles,1963年诺贝尔奖获得者) 翘首以盼这本杂志的情况。这是中文科学刊物史上突出的记录。

  林可胜还率先在中国建立了现代化的生理学实验室,培养了大批生理学人才,使协和生理学系成为当时中国生理学研究的中心。国内老一辈的生理学家如张锡钧、冯德培等,大多师从林门。

  林可胜出生在英属海峡殖民地的一个华人家庭,祖籍福建海澄鳌冠村 (今厦门市海沧区) 。父亲林文庆是新加坡著名医生和社会活动家,曾担任过孙中山的私人医生,是厦门大学的创校校长JBO竞博。

  8岁时,林可胜便被送往英国爱丁堡读书,1913年考入他父亲的母校爱丁堡大学医学院,跟随著名生理学家爱德华·沙佩-谢弗爵士 (Sir Edward Sharpey-Schafer) 学习。

  自幼生活在海外,成年后才回到祖国的经历,导致林可胜在汉语交流方面存在问题:“比如以公文来说,先要译成英文送给他看,然后由他批阅,等到发文的时候,又得以英文稿给他批准,然后再译成中文发出去。”

  但就是这样一位长期远离母国的科学家,却有着异常深厚的家国情怀。1932年春,林可胜发起了战地救护训练,协和住院医和本科一二三年级男生踊跃参加,以备战争之需。

  “七七事变”前夕,协和校方建议林可胜去英国度假,但林可胜选择走到抗战前线。他还致信兰安生 (时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 ,希望协和可以改变办学方针,为抗日服务;希望在协和工作的留学回国教职员全部到南京帮助抗战;希望协和校方为所有南下抗战的教职员保留职位。

  对此,协和院方表示,“对一个于自己祖国富强有强烈责任意识的人无可指责”,因当时美国尚未对日宣战,建议不便采纳,但一直保留了林可胜等南下抗战教职员的职位。

  林可胜第一个离开协和医学院奔赴战场,并凭借自己的声望和影响,号召了众多医护人员支援抗战前线,其中最为积极的是协和的故旧和门生。

  “八一三淞沪会战”后一月有余,以医院为战地救护中心的救护理念宣告失败。关键之际,林可胜挺身而出,提出在红十字总会设立一个经常性的救护组织,不再另行筹集医院,而是以流动救护队作为救护单位。这一建议得到采纳。

  林可胜在“一战”期间曾任英国印度远征军准尉军医,教授新兵战地救护训练工作,有数年的战地救护实践经验。流动救护队在中国战场的应用迅速取得了良好成效,扩展了红十字会的救护规模,填补了军医救护的不足。

  1938年初,以流动救护队为基础的救护总队成立,林可胜任总队长。因战事关系,救护总队先从武汉迁往长沙,继迁祁阳,最后迁至贵阳图云关。自救护队迁往图云关后,在林可胜的苦心经营下,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并成为全国抗战救护的中心。

  他为祖国付出了很多很多。据统计,1938年至1942年,林可胜共募款达6600万美元。为挽救更多士兵的生命,林可胜向美国医药助华会提议在中国建立血库。1943年6月,中国血库在纽约成立,试运行5个月内采血1157份,制成57瓶冻干血浆运回中国,专为抗日将士输血。

  林可胜还直接培养了中国生命科学家,包括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部分的主要创立者冯德培。抗战后,林可胜创办的国防医学中心,成为后来的上海的第二军医大学和台湾的国防医学院。

  1949年JBO竞博,林可胜离开中国前往美国继续从事生理学研究,成就斐然。虽身在海外,但他一直关心中国的科学研究和科技发展,特别是生命科学方面。他是那个年代少有的在英文刊物上引用中国文章的科学家。

  50年代末、6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的邹冈和上海第一医学院的张昌绍,发现了镇痛的脑内作用部位。这是领先于世界的一项发现,他们的论文先在《中国生理学杂志》的继续刊物《生理学报》上、后在《中国科学》上发表。

  林可胜在自己的英文文章里引用了邹冈的文章,把中国的科学研究介绍给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的这项成就被国际科学广泛认可起到了重要作用。

  [7]施彦.协和在华建立初期的本土化之路探究——以林可胜个案为例.医学与哲学

  * 医学界力求其发表内容在审核通过时的准确可靠,但并不对已发表内容的适时性,以及所引用资料(如有)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等作出任何承诺和保证,亦不承担因该些内容已过时、所引用资料可能的不准确或不完整等情况引起的任何责任。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者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