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深度剖析:2023年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学JBO竞博医是个好的选择吗?

发布日期:2023-08-05  来源:

  JBO竞博2023年高考已经落幕,这几日全国各地都公布了分数,但是高校还尚未公布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线。而今年,学医的热潮不止没有因为疫情的原因而减退,相反,根据百度联合中国教育在线掌上高考发布的《百度热搜 2023高考大数据》显示,今年临床医学继续“卫冕”,在所有专业学科中断层第一,比第二名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气值高出了1 484 898(人气值6 591 208 Vs. 5 106 310)。

  这两日,老家有几个亲戚打来电话,咨询笔者关于能否学医,以及如果学医,学何种专业的事。作为从农村出来的医生,我想结合这几年的所见所得所思,以及未来可能即将到来的医疗体系的变革,谈谈学医的利弊。本文仅针对普通家庭的孩子,以农村家庭和普通中产家庭为主,其他群体不在讨论之列。

  在论述之前,我们需要知道,医学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如果仅仅谈论医学专业,它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学,眼视光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卫生管理和药学等等。而在我们普罗大众的认知里,学医更多的其实是学临床医学,也就是毕业后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做一名和病人直接接触的医生。

  不置可否,临床医学是一个相对其他专业而言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粘稠性,而作为老师、医生、公务员(又称师医公)中的一员,医生这个群体亦是中产阶级的代名词。

  和程序员动辄面临35岁裁员的风险不同,对于很多医生而言,35岁可能只是自己医疗执业生涯的真正开始。而且,随着职称和职务的上升,医生的稳定性往往更加牢固和根深蒂固。“越老越吃香”是很多人对于医生这份职业的认知之一。对于医务人员而言,如果不想逃离医院,则基本可以从入职开始,一直干到退休。即使退休之后,还可能面临着返聘和再就业。

  学医很苦,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们常戏谑临床医学是一个“只要选得好,年年像高考”的专业。从本科阶段开始,到硕士甚至博士,都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奋斗乃至不断主动吃苦的过程。但从象牙塔出来,从事临床工作以后,虽然在经济上不能很快反哺家庭,但是却可以提供大量的医疗资源以及治疗建议,这种现象尤其在家族人口较多的农村为著。因此,家庭里一旦有一个医生,其家庭在家族里的地位往往较高。因为人一辈子或许可以不用去法院,但不可能不去医院。

  脱离原来的阶级,向上一阶级或者更高的阶级跃迁是很多普通家庭孩子在选择专业时不得不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中国的阶级在理论上主要分为六层,分别是:

  对于大部分普通家庭的孩子而言,其所处的阶层处在第四到第六层,而医生作为中产阶级的代表,往往处于第三层。如果发展的较好,也可以进一步向上跃升(比如一些大医院的院长,大主任等)。对于阶级的每一次跃迁,往往意味着需要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努力才可以实现,而且,往往每跃迁一次,其面临的阻力和挑战越大。

  对于农村孩子而言JBO竞博,不仅仅是临床医学,口腔JBO竞博、医学影像JBO竞博、麻醉等,都是为数不多可以很快“跳跃农门”的专业之一。这种“跳跃农门”并不意味着一开始的高工资和高福利,而是潜在的社会地位(受尊重)、未来发展(副高以后收入会很快上升到一个高度)以及医生这项工作所能够带给他人的帮助决定了在相亲市场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这在男性医务人员的群体里表现得尤其明显,即使他是来自于农村家庭。因此,对于普通家庭的男生而言,学医也是为数不多能通过婚姻结合而跳出父母所在阶级的专业。

  笔者在十三年前填报志愿的时候,父母对我说,“希望你以后吹不到,晒不到,能在空调屋里上班就有出息了”。无疑,一旦从事医生这项工作,基本就远离了风吹日晒。医疗的特殊性决定了医务人员不需要在外面抛头露面,它更像是个“被求型”行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卖方市场”。这种卖方市场,不仅可以让医务人员在社会里获得体面的尊严以及相对普通行业而言更高的薪资待遇;更为重要的是,它满足了农村父母、普通家庭对于孩子的未来期望——不用再像他们那样脸朝黄土背朝天。

  临床医学并不是一个只有长处而无短处的选择,它也有着诸多的弊端和短处,尤其在现行医疗体制下,这种弊端随着时间的推迟而愈发加剧。

  和其他专业四年学习期限不同,医学的起步年限便是五年。如果想要进一步深造或者想要在以后进一个不错的医院,则还需要读研乃至读博。而随着规范化培训的全国推行(对于99%的农村人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医学生毕业后需要继续参加为期3年的规培,在他们的潜在认知里,医学生毕业后便可以从事临床工作,获得较高的收入),医学生的培养年限实际上又间接增加了3年。

  如果我们以一名临床医学本科生为例,那他的直接学习年限是5年,虽然规范化培训可以获得一定的收入,但往往并不高,大多数不及当地房价的三分之一。那么,一名本科生想要正式成为一名政策承认下的合格医生,则至少需要8年。

  而对于硕博士而言,如果不是专硕或者专博,那么他们在毕业后仍然要面临为期3年的规培问题,那么他们的总共学习年限则可能分别是11年(5+3+3)和14年(5+3+3+3)。这也就意味着一名18岁的青少年从踏入医学院开始,到最后成为一名正式医生,则已经变成了青年,乃至中青年。

  正如医学生需要面对漫长的学习年限这个不友好的一面,其对应的另一面则是不得不去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等和金钱相关的问题。在中国,自古就有“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说法,那么对于医学生而言,可能就要面临着“贫穷家庭多悲怆”的现实。

  近年来,大学学费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而临床医学的学费本身相较于其他专业就具有“较高”的特点,如果是民办类的医学高校,五年下来,仅仅学费就可能动辄数十万。如果再算上生活费及其他,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并不是一个较低的金额。

  而这仅仅只是本科阶段,如果再算上硕士、博士以及规培,则可能需要更多。虽然读书期间有相应的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奖学金等,但能够获取的毕竟是少数。同时,即使顺利毕业,对于职称为初级的医生而言,前几年的收入也往往并不理想。

  根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全国约有1158万大学生从学校毕业,其中临床医学生约有50万人。

  如果说五六年前医学生找工作尚且不难的话,那么对于近一两年来毕业的医学生而言,市面上就业的竞争已经从“求”约等于“供”,到如今的“供”远远大于“求”。

  根据笔者的同事反映,六年前她本科毕业的时候,当地的江苏某县医院还向她抛去了橄榄枝。而等她硕士毕业的时候,该县医院的招聘已经从最低学历本科上调到了研究生。

  这也就意味着,对于某些本科生而言,即使想回到县医院,也已不是一件易事。然而这些残酷且冰冷的事实却并没有人会告诉刚踏入医学校门的医学生们以及他们背后的父母。

  和其他专业一旦毕业就不再需要继续内卷不同,对于医生而言,毕业只不过是从学校转入到了社会,但是其内卷并没有结束,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

  原因无他,在强调科研作为医院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且把发表的论文等作为医生晋升的硬性条件下,会看病、手术做得好并不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同时,下乡支援,上级医院进修都是很多医院作为医务人员职称晋升的必要条件之一。而且,随着医务人员的年龄增长,上层通过控制每年的晋升名额而让医务人员疯狂内卷,这也导致了在很多医院,我们可以看到四十岁的老主治医生和三十多岁的主任医生。

  如果说职业压力尚且可以通过躺平来应对,那么24小时值班,轮急诊班,手术班以及写不完的病程,办不完的出院则很难通过躺平去应付。很多医务人员从临床辞职,其中之一的重要原因便是值不完的夜班。

  如果说上述所列的条件尚且可以通过医学生的个人努力去解决,那么对于针对整个医疗体制的改革,无论是医学生,还是医务人员,都只能是改革下的参与者、执行者以及被影响者。

  按病种付费的推行对于非医疗外的人而言犹如天方夜谭,但是对于医疗圈内的人而言,则可能会实打实的影响从医之时的初心以及薪资待遇。换言之,随着老龄化的日渐加剧以及慢性病(包括肿瘤)患者的生存延长,医保为了持续性发展,不得不通过各种方式去尽可能的减缓医保的亏空,而这则可能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医患关系,甚至会让已经慢慢修复好的医患信任而再次落入滑坡。这明显不是普通家庭的父母所能考虑到的。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从来都没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专业选择。目前临床医学专业的火爆其实就像五六年前计算机的火爆一样,是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时至今日,计算机毕业的人则面临着35岁再就业的残酷现实,而在七八年后,临床医学是否会面临类似的境遇我们很难得知。但是我们也不得不去审视我们自己的内心和所爱的方向,或许当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做出有利于自己未来的选择时,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热爱所及,为此奋斗。

  祝愿所有即将踏入医学高校的医学生们,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过上体面且受人尊敬的生活。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54岁女性因高血压4次就诊,自行离院后突发猝死!家属索赔92万,并提出灵魂七问……丨医眼看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