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JBO竞博有什么书籍推荐给医学生看?

发布日期:2023-08-04  来源:

  JBO竞博来来来,医学生要看什么书,看完阳医生这篇回答就够了,带你打下坚实的基础,建立灵活的临床思维。

  任何人读书都是要经过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的过程的,对于刚入门的医学生,面对繁多而又不熟悉的医学知识,必然会眉毛胡子一把抓,感觉无从下手,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虽然医学知识主要是靠背,但也不是死记硬背,一定要理解其背后的逻辑和规律。

  医学基础课程大致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形态学,如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这一类课程主要论述了人体在正常和病理状态下的组织形态。第二类是功能学,如生理学、细胞生物学、病理生理学,这一类课程主要论述了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和病理状态下的机体反应。第三类则是化学类,如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这类课程主要论述了机体内部的化学反应。

  基础课程每本书开篇都有总论,总论无论长短都是对这门学科最高度的概括和总结。一般会提出若干规律性的论断。

  比如《组织学》的总论一开始就指出,细胞是人体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在细胞之间有一些由细胞产生的非细胞物质,称作细胞外基质,细胞外基质由纤维成分和无定形的生物大分子组成。功能相近的细胞群和细胞外基质组成了组织。

  所以当你学到后面各论里的基本组织时,你就会发现所有的基本组织都是按照细胞+细胞外基质的框架来论述的。

  比如疏松结缔组织:组成结缔组织的细胞主要包括间充质干细胞、成纤维细胞、巨噬细胞、浆细胞、脂肪细胞,每种细胞又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和功能;而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纤维成分有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网状纤维,也具有不同的形态学特点和功能。结缔组织的细胞外基质的无定形生物大分子主要包括蛋白多糖、纤粘连蛋白和组织液[1]。

  当然对于组织学这样的形态学,最重要的还是在了解不同组织的特点的基础上,能在显微镜下辨别,这还需要题主在实验课上多下功夫。

  又如《生理学》一开篇就指出,生理调节的方式有三种体液调节,神经调节,自身调节,最终的目的是达到内环境的稳态。机体通过反馈和前馈这两种方式自动控制三种生理调节。之后,又论述了这三种调节方式起作用的机制,也即细胞的基本结构,受体和信号转导,电机械耦联。这几点就是生理学的框架。

  等你复习到各个系统的生理功能时,你就会发现,都逃不出总论提出的这几点规律,都是在讲这个系统有什么功能,这些功能又是受到哪些神经和激素的调节,而这些调节起作用的方式都是通过不同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的模式则不外乎前馈和反馈调节。

  总论指导各论,各论又丰富总论,这样,你背书就有了头绪,也就能做到纲举目张,执简御繁。

  一般来说,临床课程在初学时一定要抓住大框,重点放在每种疾病的定义、诊断标准;治疗原则以及其他逐条列出的经典论述,比如肺炎用药72小时后患者仍不退热的原因;房颤患者突然心律变齐的原因等。

  第一遍学习的目标是考试拿高分,力争对所学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有一个初步的印象。

  当你真正进入临床实践的时候,如何将既往学过的知识串联起来,这是题主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临床所有科目的总论,就是《诊断学》的症状学。怎么来看病,这个问题在诊断学的开篇就论述过。首先是问诊,之后是查体,之后是辅助检查的判读,包括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资料,最后是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做出诊断。

  因此症状学所列举的常见症状对应的疾病一定要熟悉甚至能背诵下来,这样面对患者的时候才能真正心中有数。

  所谓“问诊”,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瞎问,而是在根据症状预设的疾病范围内按图索骥。

  比如心内科最常见的症状:胸痛。诊断书上写了一大堆可能的疾病,粗看一遍很难记住,但其实你仔细阅读之后就发现,诊断学的编排很有逻辑性,他就是按照胸部的解剖结构进行的分类。

  同样的逻辑可以推广至腹痛、头痛,这样你是不是发现症状学容易很多了[2]?

  当然面对患者,尤其是急诊患者,你不可能一口气把这么多疾病问个遍,这时候就要根据流行病学和疾病的严重程度分出个先后次序。

  对于一个老年人,首先应当考虑到三大致命性胸痛:急性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肺栓塞。而对于年轻人,则更多的考虑肺炎,气胸,心肌炎。

  那么以一个老年胸痛患者为例。要着重围绕上述三种致命性胸痛进行问诊,问胸痛的部位(胸骨后?胸前区?胸背部?),性质(压榨性?撕裂样?),持续时间,诱因以及加重缓解因素(含服是否缓解?活动后是否加重?是否和呼吸运动有关?),伴随症状(晕厥?呼吸困难?腹痛?下肢水肿?)。

  接下来当你考虑这个患者是急性心肌梗死(胸骨后突发压榨性疼痛,持续超过半小时,服用不缓解),那接下来就要开出针对性的辅助检查,最重要的是心电图以及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的检查。心电图的判读历来是各级考试的重点。而肌钙蛋白和心肌酶谱的变化趋势也是考试的重点,多长时间开始阳性,多长时间达峰,多长时间转阴,二者不同时阳性如何解读。

  之后,你根据心电图和心肌损伤标志物确诊了心梗,下一步就是针对性的治疗。还是要先记住大的原则,再记具体用药。

  记住治疗原则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当你还不能确诊某一种疾病的时候,面对呼吸困难,如果倾向是肺源性的(比如肺部听诊有干罗音),那么消炎化痰平喘没有任何问题,如果是急性腹痛(生命体征尚平稳),那么禁食水、抑酸、补液、消炎也不会有任何问题[3][4]。

  就这样,从诊断到治疗,一个具体的疾病所需要的记忆的知识就都串联起来了。再通过不断地实践,你对医学知识的运用会越发的熟能生巧。

  对于一个意识障碍的患者,首先你应该做的是判断他是否还有大动脉搏动、是否有自主呼吸、是否有可见的大出血。

  如果大动脉搏动消失、自主呼吸消失,你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果有大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

  当然如果患者一息尚存,你应该立即监护他的生命体征,针对异常的生命体征进行对症治疗,并纠正可能的可逆性诱因 (如低血糖等内环境的紊乱),先稳定住生命体征。

  这样的原则可能书上不会详细的指出来,只能是来源于临床实践,也就是所谓的临床经验。

  临床经验丰富了你的理论知识,你可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处理疾病的方法,到了这一步,你的业务水平已经可以独当一面。

  最后,你还要开阔你的眼界。一个人的一生不可能把所有的疾病都看个遍,但是我们可以从书籍中汲取经验教训。

  闲暇的时候可以阅读一下《中华内科学杂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专业期刊的病例汇报章节,或者是阅读一些名医院、名科室的病案集,这样会极大的丰富你对疾病的认识,在鉴别诊断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助益。

  这里给大家推荐一套临床病案集子,都是全国的名院名家编写,笔者读完几册后收获甚大,希望对大家也能有所帮助。

  以心内科医生为例,其成长过程应当是首先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内科医生,然后是合格的心内科医生,最后才是有介入专长的心内科医生。

  如果你立志从事内科学相关的科室,进行鉴别诊断也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推荐一本经典的讲疾病鉴别诊断的参考书。

  但国内的绝大部分心电图书都有一个通病,就是很大篇幅在讲理论,真正配的心电图和实战解析很少,这里就包括《黄宛心电图学》、《明明白白心电图》、《阜外心电图图谱》、《301心电图图谱》等许多国内的心电图著作。

  在掌握了心电图的理论知识后,就要多多识图,做分析,才能熟能生巧,毕竟“神枪手都是子弹喂出来的”。

  尤其是一些比较抽象的心电现象,不实际分析一次,根本就想象不出来,这就和准备高考的题海战术一样,唯手熟尔。

  本书特点:深入浅出,整本书的讲解均令人拍案叫绝,为公认的经典中的经典,适合作为心电图入门读物。物美价廉,认真读一遍,心电图即可入门。

  特点:共六册,由中国最富盛名的心脏电生理学家郭继鸿教授主译,且极力推荐。这套书知道的人比较少。笔者也是早年在丁香园论坛中拜读过许多心电图讲解的帖子,部分观点精辟者,经过不懈的溯源,发现都是来源于这套心电图图谱。

  每一册到两册集中讲解一大类心电问题,部分讲解如心梗心电图的演变,各种室上速的鉴别诊断,室速的诊断,非常独到,有拨云见日之感,临床应用,百试不爽

  病例十分丰富,有千余幅各式心电图,每张图都配有患者病史及详细的心电图解读(将每幅图中不易识别的波形都一一标出)。犹如高考真题集,非常适合入门后的实战练手,读后有发现宝藏书籍之感,令人欲罢不能,遗憾的是,第六册讲解起搏心电图章节欠详尽,但瑕不掩瑜。

  有人在评论区要求我推荐一下关于超声和影像学的书籍,个人以为,超声要学好,还是要实操,影像学则是多多阅片即可,因此,仅推荐一套适合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几本入门的影像学书籍。

  本书共五册,为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编写。分别为《心血管医生学影像》、《心血管疾病影像图谱》、《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影像图谱》、《心血管疾病CT扫描技术》JBO竞博、《心血管影像解剖图谱》,每本书都具有大量的影像学资料,五本书循序渐进又互为补充,读之获益良多。

  夜班值班三件套:《急诊内科学手册》、《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常见病处方速查》;这是笔者多年经验总结的最佳拍档,适合初入临床的小白值夜班时使用。三套书合起来,教给你灵活临床思维和合适的病情处置流程,精确到每个具体的病,给你现成的处方直接选用!值夜班不再慌!

  当然了,值夜班最大的一条原则不要忘了,那就是分摊责任,自己处理不了,一定要请会诊和叫上级!

  2007年,我进入大学,七年制医学专业,这对我来说就是脱离那种按部就班生活的欣喜。从大一开始,我就在买书、借书、看书中度过。几年下来,以医学专业为基点 ,我的阅读面不断扩展。

  因为不断同学来找我推荐书看,2011年我就做了一个书单《推荐给医学生的书》,当时流传挺广的。几年过去了,我觉得当时的书单做得太过粗糙,不免生出了做一份的心思,也算是对这几年阅读的梳理和总结。

  现在看来,我在阅读上走了很多弯路,在大一、大二时,不知道什么书好,什么书值得读,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在一些粗制滥造的书籍上。所以,重做这份书单,是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对于一个热爱阅读的人来说,真正优质的阅读一旦开始,就再也停不下来,因为一本好书往往会成为认识很多本好书的桥梁。

  这次的书单一共推荐了50本书,一共分为10个系列,每个系列5本。在书籍选择过程中,我尽量选择同类中最优秀者,同时兼顾趣味性和可读性。其中,绝大部分是正规出版物,也有个别是电子出版物或者地下出版物。

  当然,由于笔者阅读面和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难免带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以及有所偏颇和疏漏。

  在医学院的学习中,针对某一种疾病,我们会系统学习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辅助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治疗等等。那么,除此之外,面对疾病,我们是否有其他的视角呢?这五本书恰恰提供了不一样的解读和阐释。

  《我们为什么会生病》是对达尔文医学的介绍,从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来审视疾病。

  《病者生存》则通过对几个疾病的分析,让你更直观地了解进化医学是如何解释当下的疾病。

  《疾病的隐喻》是两篇论文的合集,作者反思并批判了诸如结核病、艾滋病、癌症等在社会的演绎中隐喻化,并转换成了一种道德批判,甚至政治压迫的过程。

  《疾病的哲学》是地下出版物,从社会、心理、文化、精神等角度综合分析疾病产生的原因。

  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带有蛋白质编码的DNA片段称为基因,是遗传物质的基本单位。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发现了DNA双螺旋的结构,开启了分子生物学时代,揭开了生命科学的新篇章。这一些列的书,都和DNA有关。

  《DNA:生命的秘密》《创世纪的第八天》这两本书讲述了遗传学、基因组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当然这并不仅仅是对科学发展的介绍,其中也包括科学天才的故事,经典案例,甚至科学八卦,读起来十分有趣。

  《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通过在人类每一对染色体上选择一个新近发现的基因并讲述其故事,描绘了人类从生命诞生之初到成为地球上唯一有文化的生物的历史,也探讨了很多和基因有关的政治、伦理和哲学等问题。

  《自私的基因》详细介绍了自私基因的理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主要单位,而各种生物都是基因用来保存和复制自我的工具,此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轩然。

  《上帝的语言》的作者柯林斯是美国著名分子生物学家,参与并领导了人类基因组计划,他阐释了自己从无神论走向宗教的历程,试图提倡科学与基督信仰和谐共存的神导进化论,即生命罗格斯。作者的观点也被不少人看成是“和稀泥”,引起很多争议。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中的一员,你是否曾思考过这些问题——是什么让人类和动物不一样?为什么人类能创造出这么绚烂的文化?文化对人类有何影响?如果你有这些疑问,那这一系列书也许会给你一点点启发。

  《裸猿》从比较动物学和生物人类学的角度研究原始先民和部落人的行为模式,涉及的主题有人类进化、性行为、育儿、探索、领地、进食、安抚以及人与动物的比较。

  社会学家郑也夫从1997年开始大量关于生物学的著作,2002年起开始讲授课程“生物学给社会学的启示”,并将课堂录音整理、修订成《神似祖先》。与《裸猿》相比,《神似祖先》讨论的范围更管广。

  《心智探奇》的作者平克教授是备受赞誉的认知心理学家和科普作家。他将人类的心理活动以及思维定势都归结于人类的演化结果,详细介绍了心智计算理论和自然选择理论,探讨了人类心智对于现代社会以及人际关系的影响。

  《天生的烦恼》提出人类进化延续至今,并且探讨了人类最近的进化导致社会行为和社会性质改变的可能性,认为人类种族的进化是理解人类社会和历史发展进程的关键。

  《机器人叛乱》帮助读者重新认识理性思维在人类生存境况中的关键作用,理解理性思维运作的机制。 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人类与其他动物的不同之处——不甘于做基因的奴隶,可以超越模因(文化)的控制,成为自己的主人。

  作为医生,不可避免地会陪伴一些患者走完生命最后一段路,在工作中常常面对死亡。这一系列的书,与死亡有关。

  《直视骄阳》的作者欧文·亚隆是非常著名的心理治疗师,他在本书中不但描写了他如何与有死亡焦虑的来访者工作,同时以一位普通老者的身份对内心的死亡恐惧进行自我表露和深刻解剖。

  《超越死亡》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在婚礼前期,妻子被查出患乳腺癌,在接下来五年的艰难岁月里,两人共同携手,与病魔斗争,最终肿瘤恶化,妻子去世。在此过程中,夫妻双方有痛苦、恐惧,也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令人动容。

  《天堂的证据》一书的作者埃本•亚历山大医生罹患脑膜炎,陷入昏迷,最终死里逃生,奇迹般地清醒过来。他详细描述了自己在另一个世界的经历和感受,并对此进行深入思考和剖析。

  《最好的告别》以一个医生的视角,记述了人如何一步步走向衰老,梳理了美国社会养的方方面面,并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案例,思考医学、疾病与老年,告诉我们可以如何自主、快乐、拥有尊严地抵达生命的终点。

  《预约死亡》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作者在临终关怀医院的见闻和体验,作者观察医院里的医生、护士、病患和家属,并对他们的内心进行探索。

  这一系列的书是医生、护士的传记。《我是旷野的小花》《对生命的敬畏》《德兰修女传》《林巧稚》分别是南丁格尔、史怀泽、德兰修女和林巧稚的传记,相信大家对他们都比较熟悉,故不再赘述。

  阅读这些传记,我们会看到他们人生的起伏,事业的艰难,情感的纠结……读这些伟大人物的传记,仿佛看到他们鲜活地立于眼前,与我们对话。

  《协和医事》不是个人传记,而是讲述了协和建校的历史,如何培养医生,怎样服务社会,以及协和在这九十年间的发展、沉浮、传奇故事,展现了专注、内省、慈悲的协和医事之道。

  这一系列的书是医生在学习、行医过程中的记录。通过这些书,可以看到作者各自不同的人生道路,对医学的理解,学习他们的思维方式。

  田吉顺是妇产科医生,知乎红人,“健康”话题下的最佳回答者。他在《行医者说》中,除了介绍一些医学常识,还谈到了对医疗制度、体制,医患关系的理解,真实展现了医生在工作中面临的伦理困境

  艾伦•汉密尔顿是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神经外科教授,他在《别忽视上帝的提醒》中回顾了他行医多年来惊心动魄的真实故事,详细刻画了他的所思、所想,告诉我们:人的思想是一切医学秘密所在,治疗并不是通过脑袋,而是通过心灵。

  威廉·奥斯勒是临床医学的泰斗,现代医学教育的始祖,被尊称为现代临床医学之父。《生活之道》收录了他20篇关于生活、求学、行医等等的演讲,通过本书,可以看到他浓厚的人文气质,深沉的人道精神,特立独行的学者思想。

  阿图•葛文德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时代周刊》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他在《医生的修炼》中分享了八年外科训练生涯中遇到的各种案例JBO竞博,从中可以清晰看到一个医生的成长轨迹。

  《因为是医生》是由北京协和医院的内科医生陈罡执笔的小说体原创作品,他以小说的形式,展示了医生的工作状态,包括医生处理病患、医患沟通、医患纠纷、职业暴露、医生过劳、医生情感等。

  《重生手记》记录了作者被诊断为“肺癌,脑转移”后,他与家人如何多方求医,搜集信息,辨别真伪,最终选择了最佳的治疗方案,走出适合自己的康复之路。

  《此生未完成》作者在确诊乳腺癌后,写下一年多的病中日记,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作者反思生活细节,讲述了过往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普通的女儿、妻子、母亲对生命最单纯的感悟。

  《九月里的三十年》以女医生的视角来写了从大学军训到女友死亡之间她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从中国到美国,从压抑的军训到对音乐的追求喜爱,如一首散文诗般流转。

  近年来,抑郁症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实际上很多人对这个疾病仍缺乏足够的认识。财新传媒编委张进被诊断为双向情感障碍,他在《渡过》里,结合自己的感受和经历,讲了大量关于抑郁症的深度科普,可以帮助其他患者更好地与抑郁症相处。

  《拯救》是一部以心理治疗为内容的长篇小说,心理学博士受一家制药公司资助,面向社会招募乳腺癌病人,组成心理治疗小组,小组成员带着自己各自不同的人生经历,在小组内沟通互动,相互支持,碰撞成长。

  采铜是知乎大V,他把知乎上几百个答案,梳理整,合并延伸写了成了一本《精进》,从时间、选择、行动、学习、思维、才能和成功七个侧面展开论述,提出了提升自我的方法。

  《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书关于心智成长、时间管理,文字浅显易懂,很多观点引人思考,告诉我们如何在时间管理上取得突破,用心智开启自己的人生成功之旅。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他的《异类》是一本研究如何成功的书,分析了成功背后常被人忽略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是如何发生作用的,有助于我们了解成功的本质,抓住机遇,调整前进的方向。

  刘未鹏就职于微软,他在《暗时间》里告诉读者,走路、买菜、洗脸洗手、坐公车、逛街、出游、吃饭、睡觉,所有这些时间都可以成为“暗时间”,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这些时间。本书还帮助读者总结思维中的盲点,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成功学”通常都被视为鸡汤,而《成功心理学》告诉读者:成功意味着一生的个人成就,个人成就来自你在工作和生活中创造的一种有意义的感觉。本书实际上是帮助读者找到目标,培养一系列好的习惯和品质。

  刘易斯·托马斯是美国医学家、生物学家,美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命的礼赞》是他关于生命、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思考。本书一经出版,立即引起美国读书界和评论界的巨大反响和热烈的欢呼,获得当年美国国家图书奖。

  写医患关系的书很多,《医事》之所以备受推崇,就在于它的客观与细致,探讨了和医疗有关的方方面面。同时,还涉及对我们为什么会生病的探讨,对如何选择中西医的建议,告诉我们如何聪明的管理自己的健康。

  《众病之王:癌症传》是一部关于人类和癌症较量的历史,是非常精彩的跨学科研究,作者悉达多•穆克吉哥伦比亚大学医学中心癌症医师,历时六年,凭借翔实的历史资料、专业文献、媒体报道、患者专访等众多信息,向读者阐述了癌症的起源与发展,人类对抗癌症、预防癌症的斗争史。

  万维钢曾为美国科罗拉多大学物理系研究员,现已辞职,专职从事写作。他在《万万没想到》中,用有趣的实验、数据来解读感性的事物,涉及行为经济学、认知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物理等许多学科,以前沿的科学视角解读生活,告诉读者什么样的方法才有助于认识世界。

  《万物简史》是一部有关现代科学发展史的既通俗易懂又引人入胜的书,作者讲述了从宇宙大爆炸到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所发生的繁多妙趣横生的故事。本书还从科学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命题作了极为精当的阐释。

  这一系列的书,涉及这个时代的一些前沿内容,如互联网、大数据等,告诉我们未来时代可能的走向。

  《失控》成书于1994年,作者是《连线》杂志的创始主编凯文·凯利,书中提到的概念包括:大众智慧、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敏捷开发、协作、双赢、共生、共同进化、网络社区、网络经济,等等,从生物进化的角度出发,对人类社会、科学技术、人工智能等有一些超前的预测和思考。

  《失控》的作者2016年出版《必然》,提到了未来20年的12种必然趋势:指明了科技新物种不断变迁的12条道路。

  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是阿姆赫斯特马萨诸塞大学随机科学系教授,一生专注于研究运气、不确定性、概率和知识。他在《反脆弱》一书中告诉我在不确定的世界中生存的法则,即具有反脆弱性,避免因为动和不确定而承受损失,甚至从混乱和不确定中获利。本书夹杂着经济学、统计学、社会学、政治学、医学诸多领域知识。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用游戏观重新审视自然、历史、性、宗教,提供了一种观察和解释世界的新维度:世界上有两种游戏,有限游戏和无限游戏,有限游戏是竞技模式,目的是战胜对手,无限游戏是生存模式,目的是延续下去。

  《智能时代》指出由于不断积累的海量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的渐渐成熟而将会迎来的社会变革,在这场变革当中,2%的人将在这场变革中成为幸运儿,成为他们或是被淘汰将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选题。

  北京协和医院及各大医学院校的住院医师手册系列!简直是见习+实习节段轮转的法宝!强推!!

  看到@酸菜老师提到了协和外科住院医师手册,突然想到其实可以给大家系统介绍一下我用过的协和的住院医师手册们。

  这些手册适合于已经学习内外妇儿神经的医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课本以外的临床思维。

  也适合正在见习/实习/轮转的住院医师,可以正好装在口袋里,随时温习巩固课本知识,有效预防病房领导突然的吊打。

  第二版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由赵久良、冯云路主编,其内容主要按系统疾病为分类,介绍临床常见疾病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用药方法。其中,特别介绍了值班部分可能遇到的突发情况的处理办法,例如,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重症医学部分介绍了病房常见的呼吸道管理、休克处理等等。

  全书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刚刚进入轮转阶段的医学生,快速将书本知识转化为临床能力,实现从课本向临床的过渡。属于每个协和同学的标配了。

  第三版协和内科住院医师手册是最近一个月刚刚发行的,是为了迎接今年协和建院百年而特别修订的,我还没仔细阅读过两版的差异,不过肯定第三版更好!协和出版社的微店目前有卖。

  同样是按照系统分类,将各个系统疾病的常见药物罗列进去,介绍药物的药理作用、剂型规格、适应证和用法、禁忌证、不良反应,特别的,每种药物还附加一个点评,特别说明同类药物中该药物的独特之处。

  适合自己钻研使用,相当于一本小型药理学+临床药理学,现在各大医院可能都配有药物查询系统,在临床工作中可以很方便获知药物的使用方法、禁忌症,因此对于这些医院的住院医师们,此书内容帮助可能不会很大。当然,对于我这种药理学的不咋样的医学生,还是有看的意义!

  不同于上述的内科部分,这三本书不是由北京协和医院医生编写的,但内容和排版非常棒!

  小巧玲珑的彩图手册啊!!不仅整体大小比其他手册更加便携,而且里面有超多形象的图示。本书是由中山大学附属广州妇女儿童医院的教授们编写,介绍了各类常见妇科、产科疾病的诊治方法,轮转妇产科的时候几乎人手一本。

  神经科手册(人卫版)是首都医科大学主要领导编写的临床手册,首医宣武的神经科水平不用多说了吧!基本按神经病学的分类方法,简要总结、高度概括了各类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整本手册排版大气,非常有条理,但缺点是有点大了,我的白大衣口袋塞不进去。是神经科出科考试复习的法宝了!

  这本手册也是由首都医科大学系领导编写的,凝聚了首都儿研所老师们的心血,介绍了儿科基础、儿科常见症状和体征、儿科常见急症、常用诊疗技术。由于我院儿科实力有点拉胯,所以很多儿科操作我在轮转的时候很少见过。但里面对症状的鉴别诊断思路真的非常到位,很多诊断思维在内科也可以有所借鉴!

  由于我是一个对外科兴趣偏低的同学,这三本我自己阅读的不多,基本当做查找工具使用,没有系统地阅读过,所以也不能说非常拍胸脯地推荐给大家了,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买了看看!我个人感觉,外科主要在手上功夫,纸上得来终觉浅,不上手术台,学不到外科的精髓!

  外科学书缩略版!里面的内容很详细,非常详细,详细的内容大大增加了它的厚度,也削弱了重点性,可以用作参考书籍使用。当然,如果你电脑里有各种经典外科学书籍的电子版,直接查阅电子版我觉得相差不会很大。

  更贴临床工作的手册,相比于上一本,内容简洁了很多,条理性更强,而且厚度大大缩小了,非常适合随身携带。对于我个人来说内容正好足够。

  更更临床的一本手册,详细介绍了各种手术,术前和术后的医嘱以及注意事项。但是,其实各个手术小组对其病人、病种术前术后的检查一般都有自己的工作习惯,组里制定的医嘱套也足够临床使用,如果你不理解术前术后医嘱的内在逻辑,或许可以看看这本书。

  除了上述的临床手册外,还有一些手册更加专、更加精的工作手册。特别介绍一下我自己读过的特色书籍!

  中间的哈里森感染病学,感染科经典著作了,作为感染科同学的我,比较喜欢,图多,还是彩色的!里面的艾滋病一章的写作,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有兴趣的同学可以阅读。

  多少医学生实习前满腔热情,做好了一切外科所需的知识储备,就为了上临床后能挥斥方遒。谁成想,实习后却是有些傻眼,因为好多东西都不懂。

  轮转诸多科室之后就会发现,原来每一种疾病的背后都别有洞天,更何况,疾病与疾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哪怕只有一种病,后面都是海量的知识。

  而自己原来所学的很多东西都是浅尝而止,要深究其中的一些原则和风险,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给自己扫盲。

  但临床工作繁重,一旦按了开始键,就没法暂停了,外科实习医生也只能被诸多任务裹挟着踉踉跄跄的前行,可以说是分身乏术。所以他们在工作中屡屡受挫便是件显而易见的事情。

  甚至有时,他们连最基础的开医嘱都是磕磕绊绊的。在面对一些相对复杂的急危病重病人时,一部分临床外科医生,特别是实习生、低年资的住院医生,完全不知道该如何开好外科医嘱,以致于一份医嘱即便是修改N多遍,也不见得敢真正放心交待出去。

  这种不知所措、手忙脚乱的样子,确实是狼狈到了极点,以致于这些实习生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古有云:三人行必有我师。师兄师姐的帮助虽能暂缓“医嘱开不好”的困境,但不是每一个细节,都有人去给你解释,当一些危急情况解决以后,大家仍有其他的工作要做。

  所以年轻住院医生若想真正掌握医院实习主动权,那么这本《实用外科医嘱手册》绝对可以帮你在医院实习如鱼得水,甚至超过和你轮科的研究生!

  学习得此书,就好比是跟着主任查房,随时都可以面对主任的灵魂拷问,长期下去就能应付自如,是规培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及主治医师等不可缺少的案头书。

  1.本书于2009年第一次出版后获得好评,如今重新再版时,对内容进行了更新,增加了一些新的诊疗手段的使用,强调了抗生素的预防应用原则,并对术后止血药的应用方面进行了修改,更加切合目前的临床实践。

  2.本书按照医院外科各个专科的编排编写,每个专科的疾病都相对集中,均是外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在明确疾病诊断后,可参考书上的医嘱内容,开出诊疗的医嘱,便于临床一线的外科医生按专科查阅。

  3.参与本书编撰的,均是留在中山附属第一医院,并在临床医疗和教学第一线工作多年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讲师、副教授、教授,对医疗教学特色有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总结出来各种外科疾病的处理要点均反映在医嘱的处理上,具有指导作用。

  4.内容新颖,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强调实用。每个病种按轻重缓急列出主要诊疗程序,在绝大多数医嘱下面均有“注”,重点介绍诊治原则和依据,以及特殊遗嘱等,以便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开出适当医嘱,并将容易被人忽略的临床护理和病人膳食专门列出编写。

  5.书中大量使用图表对临床非常重要却难以记忆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大大方便阅读和记忆,为临床医生节省宝贵时间。可以说,整个外科领域你知道和不知道的东西,均囊括在这本书里,实为外科医生的最佳同盟者。

  所有门诊医生和全科医生!包括:基层医疗全科医生、街道社区医生、医院住院医生、三甲医院各门诊主治医生,都能从这本书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然各位老师,主任也可以送给自己的学生,科室的新人,本书可以帮他们更快更好地掌握你们教的知识和交代的工作哦~

  知乎专属福利;助大家一臂之力、我为大家准备了一份基础实验protocol,细胞侵袭、细胞凋亡、细胞黏着、细胞周期等,不仅有细胞培养相关实验,还有包括不同研究水平实验技术Protocol,不同实验方法全流程,WB实验流程、注意事项、数据处理及写作、IHC实验流程、操作技巧、注意事项、图像分析等相关实验的详细步骤,全都是经过前辈们无数次验证过的,希望对大家的实验有帮助。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100名高年级本科生编撰,中南大学副校长,湘雅医学院院长,陈翔教授作序。一大批国奖,竞赛国家级荣誉,保研的高年级医学学生编撰而成。

  涉及考研,保研,竞赛,学习,社会实践,科研,国际交流,世界观等方方面面。

  知乎和丁香园关于规培的说法太过负面,以至于无法找到一条合适的,促进人成长成才的规培道路,这值得我们去探索和实践。

  感谢大家的认可,正如声明中提到了,我们参考了《上海交通大学生存手册》的形式,也借鉴了很多优秀的Gitbooks,在此表示感谢!

  但我们也很自豪,因为好像在医学专业方面,我们的《寻路桐梓坡》确实是国内第一册大型,本科生,OA形式的,医学类的经验帖合集,Gitbook版本得益于临五16级赵同学的主持和辛勤付出!

  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与认可,我们希望类似的经验帖越来越丰富,也希望我们的《寻路桐梓坡》能在湘雅学弟学妹们的编撰下,越来越丰富,越来越贴合实际,越来越符合当代医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