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从可替代迈向不可替JBO竞博代

发布日期:2023-07-29  来源:

  JBO竞博以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合作双方在黏结剂、功能助剂等领域加强合作,将研发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

  盱眙是江苏省淮安市的一座小县城,占国土面积的0.025%,但其凹凸棒石粘土(简称“凹土”)矿资源却占全国储量的74%。

  曾经,盱眙的凹土开采加工产品附加值含量较低。最近几年,当地通过建立中国科学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与产业化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促使盱眙凹土产业在高值化利用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真正的高值产业化之路还很漫长。”率先入驻该中心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以下简称“兰州化物所”)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主任王爱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盱眙凹土加工企业近50家,这些企业的共同特点是,“规模较小,产品大多雷同。多数企业处于产业链低端。”淮安市盱眙县委书记李森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说。

  为此,盱眙县在今年5月成立了“盱眙凹土产业战略发展委员会”,下设凹土产业管理委员会、江苏盱眙凹凸棒石粘土行业协会和江苏省凹凸棒石粘土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通过整合凹土矿产资源,共享市场和价格,防止恶性竞争,避免宝贵的凹土资源浪费。

  此前,李森早已意识到企业产品在升级换代的过程中还存在另一大问题缺乏科技服务和研发平台的支持。

  于是,在中科院南京分院的大力支持下,2010年6月,中科院盱眙凹土应用技术与产业化中心成立。该中心先后引入兰州化物所、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常州大学等单位入驻。

  该中心是盱眙凹土产业化的公共服务平台,为小企业提供咨询、研发和攻关服务,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为了帮助企业尽快提级升档,当地政府还设立产学研结合的开放资金课题。

  尽管平台已搭建好,但一些企业心里却嘀咕:中心能为企业提供哪些实质性服务?中心能否开诚布公地接待所有企业?

  “我们是一个开放的平台,随时迎接任何一家企业到访。”王爱勤说。他于2011年获得首届“中国凹土都梁香兰”奖。2010~2011年,他在盱眙挂职科技副县长。正是因为他的到来,促使当地凹土产学研结合迈上新台阶。

  在与盱眙凹土企业沟通中,王爱勤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当地企业缺乏对凹土系统性的JBO竞博、高技术层面的应用研究,所以需要专业的平台和创业研究团队进行支持;二是高校及科研机构的研发大多与当地企业实际需求脱钩,产学研缺乏有效沟通和转化机制。

  因此,兰州化物所和当地政府达成共识,成立了盱眙凹土应用技术研发中心,派研究人员到当地开展研发工作,直接面向企业进行技术攻关和产品转化。

  同时,由盱眙县政府对小企业先进行垂直产业链条整合,接着进行产业的平行分工,划分出功能复合材料、食用油脱色剂、干燥剂等多个凹土细分行业。

  李森说:“垂直整合和水平分工的组合,有利于凹土企业有序、规范、科学发展,可有效解决现在凹土企业有钱不知道怎么花,或者盲从大溜的做法,从而提升企业自身实力。”

  李森希望这样的转型能让凹土产品从第一步替代别人,第二步做成别人不可替代的产品。这更需要借助科技力量。

  在盱眙,有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名叫许庆华,他先后研发了100多项有关凹土的产品专利,大家都称他为“中国老顽童”。

  2006年,许庆华注册成立盱眙澳图科技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在当年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里,许庆华把他全部精力都入投到了凹土研究。

  这位老人的发明精神在盱眙家喻户晓。但对于亟须实现凹土产业化的盱眙来说,老人的很多发明仅仅是一纸专利。没能真正将专利应用于市场,这也是老人的一大遗憾。

  “我不在意每年能发表多少篇论文、申请多少项专利。我只希望能在盱眙这片土地上亲历一番凹土的高值产业化发展。”王爱勤不无感慨地说。

  江苏玖川纳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玖川纳米”)成立之初,就与兰州化物所“凹土研发联合实验室”合作,实现了凹土棒晶束解离关键技术的突破,并成功研制了纳米无机凝胶和三维网络吸附剂。但公司过度关注高新产品的开发,忽视了市场开拓。

  尽管玖川纳米与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研发的凹土应用产品多达八大类别,市场成绩却不并理想。“凹土产品由替代转向不可替代还有很多问题要突破,凹土应用基础研究太薄弱”。王爱勤说。

  玖川纳米前任董事长林作川告诉记者:“这些年,企业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研发,很多产品只存在了公司展柜中。”

  玖川纳米新总经理近期上任后,希望以中心作为技术支撑,在黏结剂、功能助剂、塑胶添加剂等领域加强合作,将凹土研发与企业发展方向紧密结合。

  王爱勤希望玖川纳米能将凹土研发前端与客户使用终端相结合,并通过“客户信息回馈”,形成“企业需求产品研发市场反馈产品改进”的模式,更好地促进产学研对接。

  “这几年,我跑了国内外多座城市,总算弄清楚我们要做国内的棕榈油脱色剂产品。”江苏惠达矿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惠达矿业”)总经理杨惠民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

  杨惠民2008年进入凹土产业,主要生产脱色剂产品。他与兰州化物所研究人员多次沟通后,确定将棕榈油脱色剂项目的研发作为公司未来主打产品。他发现,自己的公司完全可以生产出优质的棕榈油脱色剂产品,并且在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上丝毫不输于国外凹土产业强国的同类产品。

  人员到位、技术过关、资源丰富,然而杨惠民却发现企业发展缺钱。经初步预算,惠达矿业从采购设备到批量投产,至少需要投入2000万元。杨惠民自有资金是不够的,必须寻求融资。

  惠达矿业与兰州化物所的合作合同业已签订,但却因,该项目产业化实施已拖延数月。

  于是,杨惠民又频频出差,为棕榈油脱色剂项目寻找资金。他前后洽谈了数十家投资商,都无果而终。问题的症结在于,杨惠民希望公司的无形资产占25%的股份,在这个问题上,投资商们不约而同地拒绝了。

  或许,企业家可稍适让步,放眼长远,凹土棕榈油脱色剂产品的产业化可能会进一步提升。由此看来,产学研合作任重而道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