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有哪些医学基础入门书籍?JBO竞博

发布日期:2023-07-17  来源:

  JBO竞博首先要说明的是,对这个问题我没有很好的答案,因为确实没有见到比较靠谱的介绍医学类的入门书籍,市面上见到的绝大多数介绍养生、医疗的大众读物都是忽悠人的。

  首先,lz提问的心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得病,得了病都不希望被忽悠,这种想法天经地义,换做我也是一样。所以说,我认为医学科普是有必要的。很多医生怕的是,非医专业的人,看了一些科普的东西,就自以为是,从而不接受医生的指导JBO竞博,降低了依从性,不利于医患沟通。我觉得这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方面,在医学科普书里,应该反复强调医学的局限性,接受专业医生指导和建立良好医患信任的重要性,应该让读者明白,如果真的得了毛病,不是说通过看一两本医学科普书就可能自医的,即使是医生得了毛病,也要去医院找专科医生就诊。而且医学是在不断进展的,很多地方充满了争议,不能因为一本科普书上的说法,而降低对专业医生建议的依从性。我想如果反复灌输这种观念,倒是会更利于医患沟通。

  另一方面,好的医学科普书也是有助于医生加强自己的专科业务修养的。有些地方可能是因为医生本身专业知识的不扎实,其实自己就没弄清楚,如果病人不了解,真的是忽悠两句就过去了,但是如果病人有了初步的认识,确实就不那么容易忽悠了,这有助于医疗质量的提高。

  当然,医学知识实在是很繁杂,内容非常多,学个五八年,再在临床干个三五年也才勉强能摸清楚一点门路,要通过简单的一两本科普书就讲明白确实很难。但这是医学科普工作者的事儿,或者说是医生的事儿,并不妨碍大众对这类书籍的需求。

  这么多答案里,除了@田吉顺 先生之外,貌似专业人士都不认同普通人学习医学知识,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医学很难,二是患者一知半解降低了依从性。

  对于第一个原因,我想说任何一门成系统的学科,都很难,但这并不妨碍普通人了解一些学科常识,当然目前没有靠谱的医学类科普书是一大难题。

  第二个原因,我想医生不应该先把患者推到对立假设上去:你有医学知识了就一定会自作聪明跟我对着干(虽然有这种患者存在)。换个角度想,患者掌握了医学常识也是促进医生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医疗质量的手段(@田吉顺先生语)。

  举个真实的例子:有朋友的妈妈大便带血,一直以为是痔疮嘛,没当回事儿。直到扛不住的时候才去医院,一查是直肠癌。如果她有些常识的话,知道便血的严重性,就可以早去医院检查,早发现早治疗了。

  简单一点的例子:了解点儿常识之后,起码知道哪儿不舒服挂哪个科。我见过有患者挂号时说不清楚,挂号的MM一个劲催。

  对于一些常见的慢性病,比如糖尿病、高血压等等,病人掌握了相关知识,服药、护理,不用总跑医院,也可以缓解一下医疗资源紧张的问题。

  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这个目的稍微有点儿偏颇,如果改成看病时能更有效地与医生交流(未必一定要讲医学术语),显得更有正面意义一些。如果交流充分了,自然被某些大夫忽悠的可能也小了。

  由于我个人对医学是否属于严格意义的科学持保留态度,所以我对于医学方面可以有很出色地科普读物也同时持保留态度。

  临床医学直到现在也仍不能逃避其依赖经验的问题,实验的难以重复,理论与实践的不相一致,对同一问题共存多种解释,这些都与严格意义的科学存在距离。所以医生才会需要读更多的书,需要更多的时间,需要身处权威的医疗机构以经历更多的病例;所以病人才会迷信年龄更大的医生,牌子更大的医院。以上种种,无外乎“经验”二字。

  举急性心梗的症状作为例子,一般会有劳力性胸痛、胸憋、压榨感、濒死感、左肩背放射痛、下颌放射痛、心梗所致的内脏反射症状、恶心呕吐(未列全)等等多种症状描述,而每一症状又可能同时存在于其他疾病中。那么判断某一症状出现时是此病不是彼病就只能依靠既往经验,整合症状和其他现有资料,据此再补充其他相关资料,最后将多种证据整理并与既往经验对照来做出综合评价,即便如此仍可能出现判断的错误。

  之所以推荐这本书是因为这是正规医疗教材。别去看那些不知道哪来的医疗健康书籍了。害人,又不负责任。

  说得冒犯些,这个问题让我忍不住联想到了张悟本和健康一身轻之类的电视节目。我想这些节目的初衷是好的,便民的健康知识普及节目JBO竞博,可是到了最后成了个人的推销。然后用一些蹩脚的医疗知识,教给了百姓一些错误的医疗理论,但是又塑造了大众对自己医疗能力盲目的自信,最终害了很多人。

  我们学医的,少说读五年,动辄八年十年,不是一两本书能解决你所说的两个问题。

  好吧,感冒、咳嗽、胸痛可能是数百种以上疾病的前兆,其中不乏各种绝症。如果想不忽视,那么照着2000块钱做检查吧亲!

  2. 明白基本医理药理,从而不被某些大夫忽悠,在看病的时候能提出实质性的问题,能在医生有限的时间和只言片语中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

  念了5年医科的学生表示,我就算再念5年,老师要是想忽悠我随便一忽就是悠。你想通过看几本书就能达到抗忽悠的程度是不可能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