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JBO竞博诺奖——br书界的风向标

发布日期:2023-07-13  来源:

  JBO竞博出版界对任何热门事件都是不会错过的,比如诺贝尔奖。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85岁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这也是中国人第一次获得该奖项,因此掀起了一股中医图书热潮;而作为全球影响力最大的文学奖,每年的诺贝尔文学奖都会带动无数中国读者对获奖者及其作品的广泛关注,今年也不例外……

  屠呦呦获得了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研究的是一种叫青蒿素的中药,照理说是极专业极高深的,但是也照样掀起了一股中医图书热潮。不过专家认为,医书具有阅读门槛,并不是什么人都能读懂的。另外,医书毕竟不是神药,如果读者过分迷信医书自诊疾病,那可能会贻误病情。

  屠呦呦虽然在医学界很有名,但她著书极少。现在可查的就是2009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这当然是一部很专业的学术著作,只有研究机构和专业人士才会购买。但是在屠呦呦获得诺奖后,《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竟成了抢手货。目前当当网和京东网上这本书已经售罄,只接受预订。

  目前很多网络书店上已经给这部学术著作打上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代表作”的招牌。这块招牌让这部图书几乎是一夜售罄。

  除了《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还有一部名为《肘后备急方》的古医书也突然火了,这是东晋医学家葛洪的代表作。这部古医书多年来只有中医专业的人士才知道,只因在一次采访中屠呦呦说这本书曾给她研究以灵感,才一夜爆火。在那次采访中,屠呦呦说,她是在《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

  屠呦呦的著作火了,给屠呦呦以灵感的古医书也一书难求。连和中医有一点关系的书都火了。上海书城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几天无论是《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还是张仲景的《伤害杂病论》、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销量都有所提高。很多人以古医书送礼,认为是十分有品位之事。

  屠呦呦的获奖无疑掀起了一股医书的销售热潮。而不少出版社也瞄准了这一商机,原本充其量只是长销的小众图书的医书(不是养生类图书),迎来了被重新整理大规模出版的“春天”。难怪有人感叹,屠呦呦拯救了一类图书。

  但是医书毕竟是给专业人士看的,普通读者买回去不进行钻研是很难看懂的,而且钻研出来的也未必正确JBO竞博。于是医书只能束之高阁,最终成了纪念屠呦呦获得诺奖的珍藏品。

  在颁奖前,中国市面上只有2014年出版的两本平装图书《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关于死亡还是爱情》和《锌皮娃娃兵》在售,印数分别在1万册左右,目前已经销售一空。据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铁葫芦”图书编辑陈亮介绍:“公司目前正在紧急加印这两本书,每本都在10万册以上。”

  奖项带动了图书销售,也加速了阿列克西耶维奇其他图书的出版。“铁葫芦”图书已经开始预售精装本的《我是女兵,也是女人》《我还是想你,妈妈》,两本书都是“你未曾听过的‘二战’亲历者的故事”系列,均为首次在国内引进推出,单本首印超过10万册。中信出版集团也透露,其最新作品《二手时间》预计于2016年1月上市。

  尽管销售火热,但也有人怀疑,之前在中国并不出名的阿列克西耶维奇,其作品能否引起中国读者的普遍兴趣?对此,陈亮认为,尽管她在中国并不知名,但她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5种语言在全世界出版,说明其作品的价值之高。此外,其作品均属于非虚构类,并通过亲历者的口述方式呈现,形式生动、内容可读,可能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专家认为,“跟着诺贝尔奖读书”也该更为理性。曾让莫言作品一书难求,结果很多读者都坦言自己当年成套成套地买回去,现在依然成套成套地堆在落满灰尘的书架上,仍然没有看完。有读书欲望是好事,但别让这阅读欲望成为“脑子一热”转瞬即逝的火花。 (本报综合)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著名的化学家JBO竞博、油炸药的发明人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创立的。诺贝尔奖分设物理、化学、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五个奖项,以基金每年的利息或投资收益授予前一年世界上在这些领域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人,1901年首次颁发。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目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有作家莫言和药学家屠呦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