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新闻

春暖花开宜读书:医生必看的10本好书JBO竞博

发布日期:2023-07-09  来源:

  JBO竞博开春了,病人多了。你也许很忙,忙到吃饭都争分夺秒;你也许很累,病历写到手抽筋。但你也一定还不满足于现状,不会放弃学习——一年之计在于春,正是读书好时节。

  Medscape曾盘点过医学生必读的15本非专业书籍,从非虚构文学,到短篇小说集包罗万象。它们就像救生圈,捞起了沉浮在医学海洋中的你。阅读这些文字,能够弥补医学教育中“人文”的空白,让你与患者沟通起来更加自如。

  结合我国国情,医脉通小编向您推荐以下10本非专业书籍:(本文图片均来自Medscape)

  《侏罗纪公园》、《失落的世界》、《刚果惊魂》、《急诊室的故事》等畅销作品的作者迈克尔·克莱顿,曾获得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学位,本书是他着力于医疗行业的推理著作。

  第一人称主人公是波士顿的一名病理学家,为挽救朋友的名誉,介入调查一桩堕胎致死事件衍生的医疗过失案件。本书出版于1968年,远早于1973年美国全国性堕胎合法化辩论的罗伊诉韦德案(Roe v. Wade)。

  这本书算是一本“纪实调查”,是对1949年8月5日的Mann Gulch火灾的调查报告。因为对火势预计不足、配合失误,10名森林消防员及1名护林员遇难身亡。

  20多年后,曾为芝加哥大学英语文学教授的麦克莱恩重新调查事故,尝试解开谜团。这场火灾犹如一次“罗生门”,每个当事者从各自视角看到的都不同。这种情形与许多医疗场景类似,医患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也可能在诊断与治疗中引发“灾难”。

  作者莉萨•热那亚(Lisa Genova)是哈佛大学神经学博士JBO竞博,也是美国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专栏作家,这是她的第一部作品。

  《我想念我自己》的主人公爱丽丝•豪兰是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教授、知名的语言学家,三个孩子都已成家立业。五十岁那年,爱丽丝发现自己的记忆力越来越差,经诊断她患上了阿尔兹海默病。她渐渐记不起女儿的名字、不认识丈夫的面孔,她眼中世界的在不断褪色。但是,在家人的浓浓爱意陪伴下,她仍勇敢地活在当下。

  本书作者吉尔•泰勒是哈佛大学脑神经科学家,印地安纳大学医学院女神经解剖学家。1996年的冬晨,37岁的她左脑血管突然爆裂、严重中风。但中风并没有击溃泰勒,她凭藉对大脑的了解,用右脑解救并开发了左脑,她将自己中风及康复的过程经历出书。

  这是一部帮助中风者的医疗手册,更是对一次心灵探索的记录。经过中风的经历,泰勒写道:“在亲身体会自己的左右脑功能后,我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去看事情……这次中风带给我最无价的礼物是:内心深处的平静只在一念之间。”

  威廉·肯尼迪所著的《紫苑草》讲述了一个看似与医疗无关的故事:1938年的冬天,前职业棒球手弗朗西斯·费伦在阔别家乡22年后,与情人海伦一起回到故土。两人都有光鲜的历史,海伦还曾经是一名歌手,但命运多舛的他们逐渐沦为流浪汉,过着悲凉落魄的生活。

  弗朗西斯曾错手杀人,还误杀了自己的孩子。过往的阴影深深折磨着他们,挥之不去。这次,他希望开始新的人生,然而,命运却不遂如人意……小说采用了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黑色幽默等手法,呈现出一个极具感染力的故事。

  它对医生有何启迪?不少医生不断地向住院医师推荐这本书,就是为了让他们能够客观地看待患者中那些流浪汉、落魄者,不带偏见地帮助他们。

  这本书是丹·布朗“罗伯特·兰登”系列的第五部,讲述的是哈佛大学符号学专家罗伯特·兰登前往西班牙古根海姆博物馆出席一场重大的发布会。他20年前的学生,如今已是享有国际声誉的计算机专家、未来学家——埃德蒙·基尔希将要揭开一个惊人的发现,它关系到两大难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要往哪里去?

  作为一部悬疑小说,它还涉及了宗教与科学、人工智能、进化论及哲学主题,发人深省。对于医学生和医生这群学霸,这种烧脑的书对于减轻压力颇为有效。

  本书借由一系列生动的病例故事,让阿图·葛文德入围了美国国家图书奖,书中探讨了“医学的极限”这个话题。出身医学世家、毕业于名门学院的新手医生阿图,满怀抱负进入梦想中的白色巨塔,他将遇到哪些意想不到的试炼?第一次拿起手术刀的他,将如何处理突如其来的变故?

  葛文德通过真实的故事,揭示出医学中的一个事实:“在诊治病人时,事情总是计划赶不上变化。”

  延伸阅读:阿图·葛文德其他作品,《阿图医生第二季》、《最好的告别》、《医生的修炼》等。

  《生活之道》是每一位从事医疗的工作者的必读之书,作者奥斯勒是二十世纪医学领域的2,开创了现代医学新观念,是现代医学教育鼻祖、临床医学泰斗,尤其强调人文素养。

  浏览目录就能对本书有个大概的了解:第七章《医师与护士》、第十章《行医的金科玉律》、第十二章《送别》、第十七章《医界的沙文主义》、第十八章《医院即学院》……这本书,可谓是大师写给所有医学生、医生的枕边书。

  极少数人会在36岁前患上肺癌,保罗·卡拉尼什便是其中之一。当你读这本书时,他已不在人世。卡拉尼什曾获得斯坦福大学英语文学及人体生物学双料学位、剑桥大学科学史与哲学研究硕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获得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2013年,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自此,他开始以医生和患者的双重身份,记录自己的余生,反思医疗与人性。本书诚挚感人,有对人性、生死、医疗的深沉思索,虽然结局凄婉,但对医生颇有启迪:传达坏消息时,应对患者抱有同理心。

  作者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美国著名近代诗人、小说家,也是一位常人难以理解的诗人医生:他好斗却仁慈,有雄心壮志却缺乏安全感,自律却充满想象力……他的代表诗作有《地狱里的科拉琴》、《酸葡萄》,曾获得博林根奖、普利策奖。

  如今,医学界仍会遇到许多威廉斯文字中出现过的主题,他对患者与疾病的描述,令人过目难忘,并提醒着每一位医生“我们无法做到喜欢每一个患者,但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救治。”

  延伸推荐:此书无中文版,可替代阅读《来自天堂的诗人: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传》、《威廉·卡洛斯·威廉斯诗选》。

  以上10本书,够您看到明年春天。除了它们,您还有什么好书,想向同行们推荐吗?

  (本网站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为“医脉通”,版权均归医脉通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脉通”。本网注明来源为其他媒体的内容为转载,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

  60岁老人死亡,家属索赔118万!没有推断死因,凭什么判医生有“四大罪”?丨医眼看法官方下场,高考生学医就给5~15万!这背后是医学生的崛起,还是中国医疗的无奈?

相关新闻